【新闻回放】
近日,《人物》杂志一篇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使曾两次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付云皓沉寂多年后再次走进公众视线。
付云皓当年被保送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却因在大学期间大部分科目“挂科”而无法顺利毕业,后来在广州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博士学位,现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数学教师,这与人们对他在学术研究上崭露头角的期望似乎落差颇大。报道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广泛关注,而付云皓本人随后在知乎上发帖对报道内容和“坠落”的表述提出质疑,将相关讨论推向了高潮。
“15年淡出视线”引来媒体关注
《人物》杂志的报道称,在中国国家队30多年的奥数参赛史上,取得付云皓这样成绩的选手总共只有3名,他更是唯一征战了两届IMO“相对困难”级别的中国选手。然而,从2003年付云皓第二次获得IMO金牌并入读北大数学科学学院至今的15年里,他仿佛销声匿迹了。
报道的字里行间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伤仲永”式的惋惜意味:付云皓昔日辉煌的奥数战绩与他如今“在这所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讲授自己“在小学就轻松掌握的知识”对比鲜明,“坠落”之意不言而喻。
“现在参赛的学生,10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握着知识、智慧金钥匙的劳动者,未来属于他们。”这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连任两届IMO主席的雅科夫列夫教授作出的著名论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资格踏上IMO战场的年轻人拥有他们所处时代最杰出的数学头脑。
如报道所言,“在自己生命的前18年里,数学天赋是付云皓王国的主宰”。高中3年,付云皓几乎没学过数学课以外的课。进入大学后,付云皓百般不适,先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然后在数学外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屡屡挂科,最终因为物理补考成绩不及格只能从北大肄业。
对此,当年的付云皓仍然是一个教训,足以提醒天下的父母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孩子成长,既不要捧杀,也不能棒杀。
当事人回应:脚踏实地奋斗为何被惋惜
面对舆论的热议,付云皓很快作出回应,在知乎上发表了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的自白书,用略带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相关报道的看法,时隔多年第一次谈及自己的“天才”往事。
在自白书中,付云皓说他并不理解报道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是天才坠落了。“现在的我,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
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奥数天才的人生道路有固定的标准吗?
“奥数冠军在师范学院教书,在不少人看来可谓‘大起大落’,但每一个人都拥有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权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相比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更为重要。”这是人民日报对奥数天才“坠落”之争的评论。
成功的定义有千百种,付云皓只不过选择了自己认为的一种。奥数学得好的人,本没升天,所以,也就无所谓坠落。多家媒体评论也认为,不同的人对成功或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否则就是窄化了成功,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刻板,显然不可取。
正像付云皓自己所说的,有热情,所以去钻研;有碰撞,所以有火花;有执着,所以才耐得住寂寞。
奥数天才质疑风波后的冷思考
围绕付云皓的报道风波,折射出社会对人才评价的某种误区。
“我不赞成媒体报道其‘坠落’的观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博士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哪怕是天赋异禀的天才,“反倒是现在的教育观、成才观以及社会舆论环境,值得我们去反思”。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对奥数天才“坠落”的质疑,是单一评价导致的问题,而非奥数自身的问题。“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已令很多学生、家长形成功利的升学成功观。”熊丙奇说,以考进名校作为成功的标志,与日益多元的个体职业发展选择产生矛盾,这是近年来名校毕业生、奥赛获奖者选择“普通职业”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熊丙奇认为,消除这类争议,需要建立教育多元评价体系,“每个个体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能因为没有选择大家设想中的人生发展道路、成功模式,就认为是失败”。
“个性化的教育观和多元化的成才观,包容的社会舆论环境,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取向。任何人只要忠于自己、坚持奋斗、奉献国家,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何种岗位,都值得尊重和肯定。”姜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