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开始焦虑了:儿子女儿要上小学了,自理能力行不行?上课会不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遇上的老师,孩子不喜欢怎么办?暑假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为帮助家长们理性、科学地对待幼升小,这里有两位校长的建议,或许对各位焦虑的家长有帮助。
下沙一小校长董夫奏
尊重规律,重视生活学习习惯
人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智力品质的发展;二是个性人格的发展。从智力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一二年级是观察力、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学前儿童家长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培养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注地做一件事,如观察一种动植物、完成一件手工作品、跳绳等。
切忌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扼杀孩子入小学的美好期待,人为造成入学很恐惧的氛围。切记,扼杀孩子的兴趣是对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大伤害。要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不急着写字。要知道,学前儿童手指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全,如果急着开始书写,孩子会因为指部力量不足而导致握笔姿势变形,握笔姿势错误往往引起坐姿错误,再而引发近视等诸多问题。
教育要始于培养良好习惯。在生活习惯方面,要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抽屉,自己收拾餐盘;要会自己洗手、如厕,一定的吃饭速度等。在行为习惯训练方面,要让孩子学会主动问好,有规则意识等;在学习习惯方面,动作快不拖拉,跟上课堂节奏,会倾听,敢表达,培养阅读习惯等。
文海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文清校区副校长邓华
可以零起点,不能零准备
幼儿园中的幼儿转变成小学生,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也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家长、幼儿园和小学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理解并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通过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让孩子成为小学生活的向往者,成为小学学习主动的准备者,让入学不再成为困扰孩子的因素,而是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动力。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新生的幼小衔接,将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定为“学习准备期”,开设“九月课程”。由两位老师协同教学,将学科知识融入到主题活动或学习中,通过“我的新朋友”、“校园寻宝”、“我在哪里”、“有趣的游戏”等活动,缓解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呵护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美好憧憬。
当然,家长们也要认识到零起点并非零准备。入学准备不是让幼儿去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而是要让幼儿充实感性经验,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调整情绪情感,为小学学习打基础。
相信,家校合力,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陪伴、多鼓励,定能助力孩子愉快、积极地融入小学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