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中小学  

杭高校友眼中的这些青春记忆

2019-05-19 09:03:31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梁建伟

一所百廿名校的校庆现场,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60年底、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10年代……跨越大半世纪的岁月,因为杭高百廿华诞而再次聚焦。钱报记者在校庆现场采访了各个年代的校友,在他们的眼里,杭高的120年这样走过:

上世纪50年代:

307名杭高学子投笔从戎

1951年,抗美援朝的关键之年,杭一中有307名学子投笔从戎,人数冠绝全省。施纯一立三等功,获朝鲜“军功章”两枚。1950级秋—丙班校友张乙森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时,年仅19岁。抛洒过热血的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50年代杭高还叫杭州省第一中学,在校友们的印象里,那时学校的课业比较轻松,每天的学习任务在当堂就能完成,课余时间他们都用在了体育场上。据老校友回忆当时杭高进门左手边的小花园还是操场,校园里有单双杠、篮球场、排球场和游泳池。

上世纪60年代:

华罗庚来校讲过课

“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提炼浓缩铀的核心元件“甲种分离膜”,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为“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还有胡仁宇、应宗增等杭高校友。

这时的杭高非常注重理科的发展,校长金亮和副校长崔东伯,带领着学生走进科学的海洋。

“我们的副校长崔东伯是数学家,我记得有一次他还请了华罗庚来学校给我们讲课。”李献文老人说道,他是1964届毕业生,在他记忆里那时看到的华罗庚个子小小的,只有一米六几,他的腿不好,走路一拐一拐的。

上世纪70年代:

校友走上世兵赛

1971年大阪世乒赛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首开契机,那届世乒赛的参赛队员中,正有被称为“五虎上将”的杭高校友周兰荪。

就在中国施展大国外交,与世界自信交融之时,杭高人汪集旸正在参加将为中国今后开展大地热流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的中国煤矿地温调查。

上世纪80年代:

金庸小说开始流行

1966届校友张抗抗闪耀文坛。杭高校友金庸的小说开始陪伴几代青少年的成长,塑造着他们的英雄人格……

这时杭高校园内也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风潮,各种新潮的音乐磁带和电影碟片在学生间流传,校园边的小吃不多但满是回忆。

上世纪90年代:

文艺活动在校兴起

90年代市场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时代在谱写新的序曲。钢铁冶金专家出身的杭高人徐匡迪1995年至2001年任上海市市长,亲身参与了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让浦东成为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新区。

在这个时代,杭高的校园里,除了学习之外,各种文艺活动开始兴起,杭高和时代共同进步。

21世纪:

天文社、樱花文会亮相了

任北京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资深研究员的杭高校友胡景耀,帮助杭高天文社茁壮成长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类社团。除此之外,杭高举办了第一届樱花文会以及重新创办了《友声》杂志。

标签:校友;投笔从戎;华罗庚;学子;樱花 编辑: 吴晓婷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