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卢一 通讯员 王苏婷) 近日,一堂名为《端午节日的三个维度》的人文类专业课在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李瑞明教授的娓娓道来中开讲,与平时的专业课不同,李瑞明老师在讲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特别融入了思政元素。
课上,李瑞明老师通过历代文献,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地讲解了端午习俗的传承与变迁,但他表示,仅仅知晓习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其背后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义的探求,从文化上、思想上作出认同。
在李瑞明老师看来,过端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长久以来端午民俗习惯的传承和演变正是“生生之德”的体现,它告诉人们生命是珍贵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而课程思政的意义也在于要肯定每一件事物的价值,肯定每一个人都有创造文化的价值,这是相统一的。
“以往课上基本都是讲专业知识,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尤其是把极具嘉兴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风俗背后所蕴藏的价值传递给学生,还是第一次尝试。”李瑞明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益处很多。
杨溪同学来自云南,初来嘉兴一年不到,她对嘉兴的风俗十分好奇。“我觉得这堂课很有意思,李老师课堂上引用了不少记录嘉兴地区端午节的文献,让我对嘉兴端午节的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杨溪兴奋地说。
同班的毛洁同学也表示,之前参与端午节,就是跟着长辈吃粽子,挂艾叶,看龙舟。如今听了李老师的这堂课,让她对端午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节日气氛,而是会更多地会去思考风俗习惯背后那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价值的认同。
李瑞明老师坦言,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润物无声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的精神财富,在探求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时必须懂得思辨、学会审慎。而这些恰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是不谋而合、并行不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