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浙外举办2024北京论坛杭州分论坛 共商文明互鉴的新方式与新路径

2024-11-06 17:13:46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王浩宇 苏星

  11月5日,在北京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首届北京论坛杭州分论坛,主题为“国际传播,助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中外嘉宾、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明互鉴的新方式与新路径,为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浙江文化提供智慧与力量。北京论坛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已举办了21届。

  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正局级),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艳勤,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金恒等领导,中国驻加蓬共和国前特命全权大使、中国译协中译法研讨会主任孙继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李淑静,美国夏威夷大学前副校长、教务长东方睿德,美国鲍林格林州立大学教授、Online Media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期刊联合主编哈筱盈,“翻译中国翻译家”、浙江外国语学院巴西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施若杰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等在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开幕式,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视频致辞。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主持开幕式,副校长、党委委员柴改英、毛振华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会上,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指出,自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支持建设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协议以来,两校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学校在加快推进“外语名校”建设进程中,积极打造具有浙外辨识度的国际传播特色品牌。本次论坛作为学校迎接70周年校庆百场系列学术活动的开端,既为省校合作搭建了又一个优质平台,也为浙外服务浙江开放强省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许翰信表示,此次论坛将为浙外乃至浙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新启发新思路。希望浙外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在AI和数字人文等新兴领域加强研究和探索,继续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任,为推动浙江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作出新的贡献。省教育厅将全力推动浙外建设一流外语名校。

  陈艳勤说,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讲好浙江故事、传播好浙江声音、展示好浙江形象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推动浙江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希望浙外努力挖掘新载体,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浙江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陈先春表示,本次论坛结合浙江地域特色和实际发展需求开展专题研讨,是顺时代所趋、应国家所需的一次有力探索实践。希望浙外继续立足自身优势特色,打造浙江乃至全国领先的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机构与实践创新高地,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金恒表示,近年来,浙外的发展每年都有新气象,为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贡献了浙外力量。希望未来双方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化领域合作,为浙外师生打造更多展示自身形象、锻炼本领的舞台。

  方方指出,北京论坛有三个特点,一是扎根中国大地,持续推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成为展示我国国际地位和学术成就的重要名片;三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全球人文、科技实质性深层次合作。北大将继续发挥学术资源优势,支持浙外打造国际传播重要平台,助力浙外语言智能等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主旨报告环节,张环宙以“连通·互鉴:大运河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为题,从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民众形象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大运河所表征的传统话语,并结合长城、长江、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探讨了当代大运河所建构的国家形象,提出了要加强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的生态性、互动性、落地性的三点倡议,旨在通过大运河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

  东方睿德以“母语和父语:国际传播和多极化世界的语言”为题,探讨了母语与父语的异同,介绍了父语在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上的作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以“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新趋势”为题,探讨了数字传播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强调数字全球化给国家安全与国际传播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崔海教以“讲好浙江故事,助力国际传播”为题,指出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浙江故事国际传播的四重价值,坚定树立新时代浙江故事国际传播的核心理念,并精心打造新时代浙江故事国际传播的多点路径。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王厚峰以“生成式AI:发展、原理及应用”为题,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程,语言大模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最新的研究应用方向。

  施若杰以“国际交流在促进不同民族间知识和和平友好文化中的作用”为题,表达了通过国际交流和科技进步来推动对话的愿望,以期让和平、合作与友谊的精神在各国人民之间获得广泛认同。

  此外,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文化与计算”“共筑人类未来: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故事与浙江担当”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和圆桌讨论,为推进语言智能和国际传播研究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为助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激发新思路、提供新视野。

 

标签:外语名校;浙外;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能力;国际交流;论坛;北京大学;文明;专家学者;大运河 编辑: 吴俏婧
相关新闻

11月5日,在北京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首届北京论坛杭州分论坛,主题为“国际传播,助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方方指出,北京论坛有三个特点,一是扎根中国大地,持续推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成为展示我国国际地位和学术成就的重要名片;三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全球人文、科技实质性深层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