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7月3日讯(通讯员 郑周璇 田湉 )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又迎来一批跨越重洋的客人——来自马尔代夫总统办公室、地方治理部、高等教育与科技部等九个部门的13名副部长及其他高级官员。这场由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协办的“马尔代夫-中国·浙江参观考察活动”,如同一座架设在两国之间的友谊桥梁,让来自印度洋岛国的政要们与浙江的人文底蕴、发展活力来了一场深度邂逅。
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张环宙出席欢迎仪式。张环宙回溯了中马文明交流渊源,以及浙外与马尔代夫的友好往来。她表示,浙外的校园迎来马尔代夫多个领域的“领航者”,以“文明长船共水生”为主题相聚于此,高校更应成为不同文明的“学术港口”,通过教育、青年和文化交流,为文明长船的行稳致远提供不竭动力。浙外期待与马尔代夫以“水”为魂、以“船”为桥、以学术为基,在生态文明保护、文明交流互鉴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为两国的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期间,张环宙向代表团团长,马尔代夫社会和家庭事务部国务部长穆罕默德·哈西姆赠送外交特种纪念封和浙外学子的剪纸艺术作品。这份融合着外交礼仪与民间巧思的礼物,更似一条文化纽带,将马尔代夫官员的掌心与中国青年的匠心悄然相连,让两国在文明互鉴的长河中,又多了一抹闪耀着艺术光泽的涟漪。
现场,马尔代夫高教部副部长祖莱卡·拉菲乌代表团组发言。她指出,马尔代夫虽由珊瑚礁群岛组成,却与中国共享海洋文明的基因。她期待以研修团为起点,让更多马尔代夫学子通过浙外的平台,成为文明互鉴的“摆渡人”。哈西姆回顾了他从一名中资企业协调员到马尔代夫高级官员的成长经历,希望能为两国民心相通、民间友好搭建更多的桥梁。
欢迎仪式后,马尔代夫官员们参观了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文明长船共水生”民俗器物志展览。当学校策展师生讲到中国青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马尔代夫时,外宾们纷纷拿出手机里的家乡博物馆照片,展示当地出土的中国瓷片。跨越时空的文物呼应,让“文明互鉴”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历史对话。22级英语专业的张林娜在活动后记中写道:“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文明互鉴不仅仅是宏大的叙事,它还体现在每一次眼神交流和真诚对话之中。”
在主题交流环节,马尔代夫官员们与浙外EloCute英语演讲辩论队学子围绕青年人才培养、文明互鉴与民间友好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23级英语专业的俞青青说:“这种即时的思维碰撞,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文明长船 ’需要每一代人划桨前行。”
此次活动也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推动外事外交进课堂、通过校院合作促进课程国际化与实践化的积极探索。当马尔代夫的珊瑚礁遇见京杭大运河的涟漪,当青年的声音汇入文明的长河,这艘承载着千年友谊的长船,将驶向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