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教育发布  

张玉滚:“铆”在深山18载

2019-07-04 11:23:32 来源: 记者 杜沂蒙

  张玉滚指导孩子们学习。杨宝光/摄

  张玉滚指导学生做课间操。杨宝光/摄

  张玉滚为学生授课。杜沂蒙/摄

  孩子们在看书。杜沂蒙/摄

  张玉滚带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重走“挑书路”。杨宝光/摄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外景。杨宝光/摄

  投身乡村教育,张玉滚拉着妻子一起干 扫一扫 看视频

  张玉滚:“铆”在深山18载 扫一扫 看视频

  张玉滚:孩子上课是天大的事 扫一扫 看视频

  张玉滚的“挑书路”:一路惊险,一路艰辛 扫一扫 看视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

  视频拍摄/制作: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

  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内乡县、南召县三县交界处,群山环抱着十里八乡孩子们的希望——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

  18年前,学校的全部家当只有十几间土坯房,以及数十年未曾更新的破旧课桌椅。

  2001年,曾经从这所小学走出去的张玉滚,刚从师范类中等专科学校毕业。他打算在家里短暂休整,就去城里谋个职位,“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去外面上学了,还是想在大城市找份工作。”

  见过山外面世界的张玉滚,职业规划中并没有将回到大山里教书考虑进去,他觉得,在外面找份工作,怎么着也比守着这重重大山要好得多。不承想,后来的很多年,他的人生,偏偏被“困”在了大山里。

  一开始,内心是拒绝的

  刚走出校园的张玉滚,恰逢黑虎庙小学仅有的6名教师中4名面临退休,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没有年轻教师愿意去。如果找不到新的教师,学校的孩子极有可能面临辍学的困境,当时的老校长想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张玉滚。他多次登门劝说,希望张玉滚能够补上这个空缺,为学校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没想过,也不打算去。面对老校长的初次邀请,张玉滚内心并没有动摇。

  “玉滚,学校缺老师,来学校干吧,以后你会转正的。”

  “玉滚,学师范专业,不去教学也浪费了你的专业。”

  “玉滚,为了不让山区孩子失学,你还是来吧。”

  在老校长再三劝说下,张玉滚才勉强答应先到学校去“转一圈”。这一“转”,成为改变张玉滚命运的开始。

  张玉滚至今还记得当时走进教室,孩子们稚嫩的脸庞、眼神中露出的好奇与期待,一下戳中了他的内心,“想着那就先干一段时间再说”。

  一开始,张玉滚是个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每月只能拿到30元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平日里,除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全科教师,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数学课要用的三角尺、简单的立方体模型,甚至上体育课用的一些跳高架、破破烂烂摇摆不稳的课桌椅,都是他和学校其他教师找来材料,利用课余时间琢磨着修补制作。

  很长一段时间,张玉滚微薄的收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时不时还要“啃老”,父母靠在山上种植杜仲等中药材来贴补家用。但即使这样,父母依然很支持他的这份工作,“他们也想着既然选择这个职业,就不是为了挣钱多少,而要把这个事情干好。”

  这样的“尝试”,张玉滚一干就是11年。

  不止一次想过离开

  黑虎庙小学所在的村,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距县城70多公里,位于大山深处,四周环山。村庄零星分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带状山凹里。学校虽位于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上学仍要步行3个小时才能到达。

  2001年至2006年,学校到山外不通车,要想走出大山,得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走到最近的镇,来回一趟需要10多个小时。

  黑虎庙小学学生的学习教材、生活用品,样样都得从镇上用扁担挑回来。到学校当教师的前5年,张玉滚接过了老一辈教师的“挑书扁担”。“很多次是我一个人,有时候也和其他老师一起。”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整整5年,他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来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山路崎岖陡峭,挑一回书,基本上是两头不见太阳。每次去的时候天不亮,返程路上天已经黑了。山里人烟稀少,张玉滚忘不了那种寂寞和害怕。“早些年间,遇到过野猪,蛇更是常见的”。

  到镇上去挑书,需要翻越一座大山——八里坡,上山八里、下山八里,山里经常有野猪出入。打小在山里长大的张玉滚听老人们说过野猪的故事,自己也亲眼见过,每次走在山间,他总是胆颤心惊。

  有一次,张玉滚看到野猪从山上下来,悄悄地过河了,他就躲在一旁,等它过去好久了,才敢继续赶路。“走了好长一段路,感觉到心里轻松了些,野猪毛都是发红的,很害怕。”他说。

  这些年,学校曾经来过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但是基本都是待一两个学期就走了。山里条件差,路途也远,工资又低,他们都忍受不了这个环境。

  很多次,张玉滚也想着不在这儿干了,到城市里去找一份工作。

  “但是作为一名山区老师,这是义不容辞需要做的,很多地方可能都是这种情况。”张玉滚坦言,尽管在黑虎庙小学的前几年,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要离开的想法,但只要在这里一天,就要尽好自己的职责。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村村通修好了,八里坡的坡度依然未减,但对于像张玉滚一样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来说,这已然是一条通天大道。

  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自行车,这样一来,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再后来,他又攒钱买来了摩托车。几代人用过的“扁担”终于被宣布“退休”了。几年下来,张玉滚骑坏了4辆自行车,摩托车更换轮胎的次数更是数不过来。

  孩子上课是天大的事

  像很多曾经到过黑虎庙小学又走了的教师一样,年轻时候的张玉滚也曾向往到大山外面工作。但是担任黑虎庙小学教师期间,张玉滚总是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身上,在他心中,孩子们上课是天大的事,无论如何都耽误不得。

  2006年,学校要盖新校舍,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他身上。他驾驶一辆摩托车,镇上学校两头跑。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劳作,等到新校舍盖好时,他瘦了一大圈儿。

  像这样,张玉滚为学校、为孩子们操心的事儿数不胜数。

  2010年7月23日凌晨,一场暴雨倾盆而下。暑假在学校值班的张玉滚连忙起床,披上雨衣就往外跑。等他赶到班里的留守儿童张明明家时,让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张明明和爷爷蜷缩在床上,年久失修的房子已经坍塌了一大半。

  眼看着雨水就要淹没床头,他连忙先抱起明明,又赶紧把腿脚不便的爷爷背在肩上,好不容易把爷孙俩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张玉滚才感觉自己脚底板有点痛,抬脚一看,右脚板不知什么时候被洪水中夹杂的玻璃碴子扎得鲜血直流。

  后来回忆起来,张玉滚像很多人一样,也不敢相信自己当时竟然同时扛起了两个人。

  2012年,张玉滚通过招教考试顺利成为一名正式在编教师。

  为了让自己在学校的每一天,对得起学生和家长们,张玉滚从各方面不断给自己“充电”。日常做饭、缝缝补补、修理课桌椅早已不在话下。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他办公室的药箱里常备着感冒发烧药;有的孩子一时交不上餐费,他就悄悄掏腰包垫上。

  18年来,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负责接送学生,从来没有让一个学生发生过安全事故。学生因贫困而面临失学时,他主动拿出工资垫付学生学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儿童,没有让一个学生因家穷而辍学。

  2013年10月,他骑摩托车到镇上,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他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幸好被过路的村民发现,送去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憨厚朴实的山里娃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

  拉着妻子一起干

  黑虎庙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多数学生平时都住在学校,老师们既要教他们知识,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

  早些年间,黑虎庙小学没有食堂,孩子们都是从家里带米面馒头,自己生火做饭。每天烟熏火燎,年龄小的孩子经常吃到半生不熟的饭。

  不忍心看孩子们受苦,张玉滚便想到了妻子张会云。“当时她在外打工,一个月一两千块钱,收入比我高得多。”张玉滚坦言,开始,妻子并不情愿放弃外面的工作,到学校帮厨。张玉滚就使出浑身解数,甜言蜜语加上软磨硬泡,甚至到最后,张玉滚放出“狠话”:“不回来,这日子就甭过下去了。”在张玉滚再三劝说下,妻子终于同意来学校给孩子们做饭。

  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有了着落,可是回想起当初拉着妻子一起到学校后发生的事情,张玉滚内心其实是充满了歉疚的。

  2006年秋季,刚开学不久,学生的课本还缺十几套,张玉滚还要给学生上课,只好让妻子去镇上的新华书店买。由于家里没人照看孩子,张会云抱着9个月大的女儿搭乘邻村的农用三轮车去帮孩子们买书,不承想,途中发生意外,女儿永远离开了他们。

  张玉滚记得,那天下午6点多,学生都已经放学,他左等右等不见妻子回来。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位村民急匆匆地跑到学校大声喊:“张校长,张校长,你媳妇儿出车祸了。”

  等他飞奔到八里坡下边的拐弯处时,看到媳妇躺在路边满脸是血,大声哭喊着“我的闺女呀”。三轮车因刹车失灵蹿到路下边20多米远,司机正抱着一个小女孩不住地摇头,见到他悲痛地说:“玉滚,娃子已经不行了。”

  接过尚有余温的女儿,张玉滚浑身发抖,瘫坐在地上,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件事对张玉滚打击很大,每当回想起女儿那双明亮的眼睛、胖乎乎的脸庞,总是忍不住流下泪来。女儿走了,张玉滚却选择留下来,他希望女儿能够看到自己的爸爸会把这份工作做好。

  后来,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轧面时出了意外,右手四个手指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当时张玉滚就在旁边帮厨,却没能来得及让妻子免于受伤。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妻子的手落下了残疾。

  身体恢复后,张会云重新出现在学校。只不过,她炒菜、做饭都换成了左手;见到生人,也悄悄地把右手藏在身后。

  每每回想起这些,张玉滚总觉得自己欠妻子、欠家人太多。

  时隔多年,回想陪着丈夫一路走来的坎坷,妻子张会云忍不住默默地抹眼泪。她不愿过多谈及这些年受的委屈,也不抱怨,只选择把这些都埋藏在心底,依然每天忙碌在厨房,默默为孩子们做好后勤服务。

  一代代接力奉献

  这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学,在2018年以前,每学期开学,总要为找教师犯愁。为此,张玉滚像当初的老校长一样,没少下功夫。

  2009年暑假,几名老教师面临退休,张玉滚体会到了当初老校长的困境。

  几番思索,张玉滚决定动员他的侄子张磊回学校。张磊大学毕业后和女朋友在深圳一家企业工作,第一次接到叔叔张玉滚的电话,张磊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想回来”。

  当时张磊已是公司里的小主管,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这份工作让张磊成为家庭的主要支柱。这些,张玉滚不是不知道,但是想到学校里的孩子们,他还是一次又一次拨通了张磊的电话,“还是回来看看吧,愿不愿意留下也不勉强。”张玉滚实在不忍心看到孩子们因为没有老师而辍学,他把对孩子们的疼爱,都化作对侄子张磊的劝说。

  其实,在和张玉滚的几次通话之后,张磊内心也开始矛盾起来。自己也是个贫苦家里长大的孩子,在黑虎庙小学上学时,叔叔背着他上下学的场景让他难以忘怀,如今,孩子们需要他,他不能不管不顾。

  于是,张磊说服当时还是女朋友的余超凤从深圳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黑虎庙小学。本来打算只是过来玩玩的余超凤没想到,到学校的第一天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到了。“满脸面粉蒸馒头的张玉滚老师、教室里摇摇晃晃的课桌椅、没鞋子穿的孩子……”余超凤回忆,一下课,她就被跑过来的孩子们围了起来。

  就像当初拨动张玉滚的心弦那样,孩子们用最纯真的期待,留下了从深圳来的广西女孩余超凤。

  考虑再三,两人决定留下来。但是学校当时只能给他们每个月200元的代课费,不够家里正常开支。于是,两个人商量让张磊到旁边镇上做玉雕,余超凤留在学校代课。

  之后的几年,学校老教师基本上都退休了,2014年,张玉滚成为黑虎庙小学的新任校长,其间,他依然没有放弃劝说侄子回到黑虎庙小学教书。这一年,张磊终于下定决心,也成为一名山村教师。

  “那会儿超凤已经是我的妻子了,这些年,她一个女生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而且我也实在不愿意看到这个学校办不下去。”张磊坦言,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余超凤先决定留下来的,她在这里的努力付出,不仅让张玉滚欣慰,也打动了张磊和他的家人。

  如今已经快到古稀之年的陈金亮在黑虎庙小学教了一辈子书,前两年退休后又被学校返聘回来,继续发光发热,为山里的孩子点亮前行之路。

  提到张玉滚,他不由地竖起大拇指。他还专门翻出手机中前不久自己为张玉滚写的一首诗:“黑虎校长张玉滚,各种荣誉集一身。洗衣做饭是能手,讲课辅导多认真。同事胜似亲兄弟,困难老人常关心。十年艰辛终有果,一朝成名天下闻。”

  “张老师人没得说。”村民白金华的两个孩子都在黑虎庙小学上学。他记得,2016年父亲摔倒时,是张玉滚用车帮忙给送到了镇上的医院。他还记得,去年暑假,张玉滚专门往他家里跑了六七回,给孩子们补课。提起张玉滚,朴实的他没有太多赞美词语,但是满眼都是肯定的目光,张玉滚对他家和两个孩子的关心,他都记得。

  不光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随着“全面改薄”计划、“营养餐”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房建设、乡村教师补助等项目的深入实施,乡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黑虎庙小学也今非昔比:教学楼更加宽敞明亮,标准化操场焕然一新,教师周转房即将建成,梦想教室、微机室、一体机等教学设施更加完备,孩子们足不出山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说到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玉滚因为常年操劳布满皱纹、皮肤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这里耕耘十八载的张玉滚,也收获了他应有的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2018年,张玉滚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张玉滚的事迹被广泛宣传以后,一些有志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找过来,他们也期待像张玉滚一样,为山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0后周欣就是其中一个。她被张玉滚的事迹感动,在黑虎庙小学和孩子们相处了一周后,决定考过来任教。

  虽然去年刚到黑虎庙小学,谈起张玉滚对学生的关心和照顾,周欣如数家珍。“有一次一个小孩吃饭时无意之间碰倒了饭碗,张老师就赶紧跑过去帮小孩处理,吃他撒掉的饭菜,我感觉他对学生特别尽心。”周欣说,自己之前只是被张玉滚的事迹感动,而真正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后,更能理解为什么张老师这么多年能够坚守。“因为孩子们也找到了一种依靠的感觉,他们把心敞开才能接受你这个老师。”

  目前,黑虎庙小学有11名教师,青年教师4名。教师基本有了保障,张玉滚有了新的烦恼,缺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像《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的经典歌曲我们可以教,但是涉及的相关的乐理知识,还是要有专业的老师来教。”

  去年开始,南阳市第十二小学支教培训基地扎根黑虎庙小学,每周都有一位从该小学来的教师到黑虎庙小学传经送宝,张玉滚期待的,让山里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大城市孩子同等教育的目标,也在一点点靠近。

  张玉滚在黑虎庙小学的18年,这里走出了21名大学生和1名研究生,2018年“时代楷模”发布厅现场,5名毕业生代表从全国各地赶到录制现场,向恩师张玉滚表达感激之情。

  张玉滚为孩子们挑课本的扁担,曾经的陈金亮也没少扛。“群山巍巍入云天,道路弯弯十八盘。是谁挑书洒汗水,撑起学子一片天。几代教师献青春,双肩挑来花满园。如今学校美如画,扁担精神莫失传。”看着如今修缮一新的校园,陈金亮最难忘的,是一代代教师接力挑书用过的扁担,虽然现在村子里道路宽了,也通了汽车,但是他觉得,这种“扁担精神”不能被遗忘,就像那些为一代代孩子默默耕耘的山村教师一样,没有他们,就没有孩子们看世界的窗户、通往外界的道路。

标签:孩子;黑虎;小学;妻子;宝光;学生;教师 编辑: 李爱红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