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为学生成长打上“勤朴”的人生底色

2019-04-30 09:57:4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章健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是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学校创办于1933年,其前身为民办斯盛中学,由中国近代建筑家杨斯盛先生遗属及浦东中学校董会捐资建造,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为学校亲笔题写“勤朴”二字为校训。“勤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永远不过时。今天,“勤朴”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创始人提出的“勤朴”校训是一种朴素的育人观,在长达86年的办学历程中,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不忘初心,始终遵循“勤朴”校训精神,并不断注入新时代的教育元素,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

  目前,学校是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达标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黄浦区绿色学校、黄浦区艺术教育特色校等。2015年,学校成为“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借助新优质项目学校建设平台,定位学校发展,设计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实践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彰显学校“勤朴”特色。学校始终将“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海派精品教育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向创办上海中心城区新优质项目学校特色窗口的目标迈进。

   建设“勤朴”课程 培育责任意识

  学校从1980年起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已坚持39年,“学雷锋”已经成为市八初中的“传统项目”。学校以“雷锋精神”教育为积淀,结合现代教育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从“勤朴”校训入手,形成了以“勤朴立校,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责任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目标。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勤朴人”,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学校围绕“勤朴立校,尽责育人”的办学理念,确立“责立自我,任当社会”的课程理念,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勤·朴”课程体系。

  “勤·朴”课程建设一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要求,一方面与学校传承“勤朴”文化的使命相一致。同时,课程的落实注重学生体验感、幸福感的获得,将“乐在其中”作为课程的重要特征,通过“乐学课堂”“乐享课程”“乐建校园”“乐行上海”四大板块,使之成为学生喜爱“勤·朴”课程的理由。

  学校课程体系中四个板块的课程群:

  1.“乐学”课堂:即国家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积极创设“乐学”的课堂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养成良好习惯,优化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2.“乐享”课程:包含“乐文”“乐语”“乐创”“乐彩”“乐秀”“乐活”六大板块,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学校拓展型课程群。

  3.“乐建”校园:是学生在参与学校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文化涵养、创新素养的实践体验课程群。包含“勤朴社区”“三周三节”“学生社团”三大课程群。

  4.“乐行”上海: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场馆考察、野外实践等社会学习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科学探究等课题研究学习的课程群。

  学校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打造特色课程,为学生成长创设更加丰富的学习实践环境。由此学校将已有实践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勤朴社区”公民教育实践课程。

  打造“勤朴社区” 凸显育人特色

  “勤朴”有儒家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典范精神,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坚持以“厚植‘勤朴’”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创新育人载体,拓宽实施路径,提出了“行为规范教育情境化”的理念,在“乐建校园”特色课程群中打造“勤朴社区”公民教育实践课程。

  “勤朴社区”公民教育课程以实践育人为主要路径,围绕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和公共规范四项教育内容,通过构建模拟社区,横向形成班级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三大生活情境,纵向构建“体验的岗位”“践行的平台”“自主的载体”和“分享的媒介”4个社区情境,形成了“3×4”整体框架。使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养成好习惯,自觉守规则,提升责任感,实现学校“尽育人之责、育尽责之人”的办学思想,使课程从“形”到“意”不断丰富、立体起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勤朴社区”公民教育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育人之“花”绽放在市八初中校园。主要体现在:

  1.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集体规范、社会公德方面的表现广受社区居民和家长的好评,行规教育的效果初步显现。

  2.学生对学校、班级的认同度、归属感普遍增强,学校管理“参政”意识强。学校少代会提案质量逐年上升,学生更多关注课堂质量、作业有效性、校园安全、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班级层面,基本实现了班级公约共同制定、班级事务共同商议、班级活动共同策划,“师生共同体”正在形成。

  3.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对自主管理由“意愿强烈”阶段发展至“能力匹配”阶段,校园、班级民主氛围浓郁,现代教育治理的雏形正在形成。

  厚值“勤朴”文化 助力师生成长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影响力、生命力、发展力的最佳反映,是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客观反映。在新一轮的学校5年发展规划中,在“勤朴”校训的指引下,学校重点关注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形成一种具有引领性的核心文化,努力营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市八初级中学的文化源于“勤朴”,兴于“学雷锋”,归于“责任教育”,内容上一脉相承,形式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沃土。

  党支部积极开展“初级中学党支部围绕中心抓党建‘导航工程’实践研究”“学校党支部培养‘实践型青年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实施党团员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导航工程”,开展思想引导、行为训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倡导教师做“勤朴”教师、做“雷锋式”教师、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同频共振”。这既彰显了党支部新时代战斗堡垒作用,又促进了党员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助推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学校教学管理上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的实践研究”“以构建‘勤·朴’课程为载体,提升新优质学校品质的实践研究”及“初中学科专题化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增强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依托开展十多年的“教师自主可持续化专业发展项目”,设定不同梯度的目标,推动区骨干、校骨干、青年教师、班主任等多支队伍的发展。同时,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推选骨干教师为主持人负责校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学校坚持专业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启程工程”“引擎工程”等不同梯度的“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项目”,努力为教师开展教学与教研提供服务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在教研组加强“合作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通过教师间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围绕课程的实施、教学的改革,教研组长主持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落实教学基本环节,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心中有谱,上课要目中有人,作业要精选分层,辅导要挖掘潜能,评价要人人有成。鼓励教师不断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各学科开发了具有学科特征的专题化课堂观察工具,借助自行设计的评价工具进行听课与研讨,积极创设“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乐学课堂”。

  市八初中全体师生齐心协作,锐意进取,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教育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一批教师获得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比赛的奖项。近3年,学校集体荣获市级奖项12项,区级奖项25项;教师个人荣获国家级别奖项4项、市级奖项30项、区级奖项44项;学生个人在全国、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累计511项。

  在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指导下,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以“打造海派文化的精品教育”为发展目标,以“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核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努力探寻个性化办学发展之路,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勤朴”文化体系,整体提升文化品位、育人品质和特色品牌,让学校课程更丰富、更有选择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市八初中“勤朴人”。

  (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 章健)

标签:课程;上海市;学校;学生;教育 编辑: 隋雪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