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劳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其中,广州市规定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宁波市则明确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逐步推进劳动教育记入普通高中学分考核制度,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阐述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时,首次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广州、宁波等地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举措中,我们看到了地方教育部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积极行动,这些探索将为提高劳动教育的总体水平积累宝贵经验。
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家长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否则再完备的教育计划,都有可能流于形式。仔细研读各地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依托家庭才能完成的,这是由劳动教育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的。诸如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整理房间等都成了学生的家庭作业,这些内容没有家长积极主动配合是很难完成好的。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和升学竞争的现实压力下,多数家庭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观念。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教育部门如何推动和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性家校互动,共同推动劳动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劳动教育首先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让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为劳动教育创造宽松环境。尤其是家长,如果对劳动教育普遍没有科学认识,甚至认为开展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升学竞争,这种外在的环境压力必然会向学校传导,并对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学校很难从容实施劳动教育,甚至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把劳动教育边缘化。《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家长和全社会普及劳动教育的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观念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形成。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但对学生更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劳动创造财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普通劳动者,哪怕是顶尖的精英,没有劳动精神也难以自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劳动缺少正确的认识,甚至鄙视劳动远离劳动,将对价值取向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并将影响到个人的终身发展。
能不能培养好年轻一代的劳动意识和技能,不仅是个教育话题,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因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靠劳动。美好的未来,离不开年轻一代扎实的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