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王崧舟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对方是央视《百家讲坛》总编导李伟宏。“这回定了,节目计划7月26日开播!”她在电话里告诉王崧舟。
李伟宏说的节目,正是由王崧舟主讲的《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7月26日中午12:07,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第十套)将播出第一集。
现任杭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的王崧舟,曾任教语文多年,32岁被评为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之后成为全国语文界的标杆,任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多年。
学生推荐被选中,十二集节目录了三个月
央视《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播以来,已经红了十几年,仍经久不衰。节目邀请过许多像易中天这样的大学教授,但在记者的记忆中,曾经的语文老师做主讲人大约是头一回。这是语文界的骄傲,也是杭州的骄傲。
王崧舟是如何成为《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的呢?
昨天下午,王崧舟接受了钱报记者专访,“这要从去年5月22日说起。当时,对方自我介绍说是《百家讲坛》总编导,想邀请我前往央视《百家讲坛》试讲‘诗意语文’。”
他们是怎么找上门的?王老师专门为此咨询了总编导李伟宏。原来,为寻找《百家讲坛》合适的主讲人,节目相关的工作人员经常在全国各地高校物色人选。他们来过浙江,也来过杭师大,还组织了学生座谈会,让学生推荐,哪些老师课讲得好。结果王崧舟成了学生推荐对象之一,得票率还挺高。所以,节目组立即调看了他的讲课视频,同时向杭师大征求意见。
在学生和学校的一致推荐下,王崧舟进入了《百家讲坛》的视线。
一档红了十几年的央视经典节目,对主讲人和选题的要求近乎严苛。
2018年6月9日,王崧舟在《百家讲坛》试讲《被误读的古诗》,顺利通过。他还来不及高兴呢,就遇到了挫折,从6月12日第一次提交选题申报表,到7月30日第四次提交,全都没有通过。
8月9日,他受邀再度前往中央电视台,与《百家讲坛》制片人那尔苏、总编导李伟宏面谈选题事宜,三个人聊了足足半天,终于来了灵感,将选题定为《爱上语文》。
三天后,王崧舟第五次向《百家讲坛》提交新的选题申报表,获初步通过。同年8月24日,他第六次提交完善后的选题申报表,获正式通过。
接着就是撰写讲稿,王老师的讲座分为十二集,每一集的讲稿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正式录制。“经估算,创作1万字左右的一集讲稿,至少需要10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支撑。”王崧舟说,这十二集节目的录制,前后花了3个月,直到11月中旬才完成。当时,他每个月都要跑一趟北京,每次一待就是一星期。
学好语文的秘诀,在于把灵魂融入其中
录完最后一集《爱上语文》,王崧舟走出央视新大楼,向它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知道,对于《百家讲坛》而言,这次录制无非是在星光灿烂的主讲嘉宾榜上添加了一个21画的姓名而已;对于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而言,这档节目也无非是在精彩纷呈的文化题材上增加了12集无足轻重的内容罢了。但是,唯独对于我,她是我那个当下生命的全部。”
从录制完毕到实际播出,一晃大半年又过去了。“主要是后期制作比较复杂,看看只有12集,除了总编导,另外还有7位编导带着各自团队在工作。听总编导说,直到今年5月,才基本完工。”王崧舟透露。
而这半年里,他仍一直在思考自己的选题《爱上语文》。
总编导李伟宏是选题策划的灵魂人物。第一次构思选题时,王崧舟定位在“被误读的语文”上,李老师说,这个角度有新意,但容易引发争议;后来调整为“语文的魅力”,李老师说,讲魅力固然充满正能量,但似乎又少了一点冲击力;接着改为“揭秘语文”,李老师说,揭秘倒是能夺人眼球,但难免有故弄玄虚的嫌疑;等重新定位成“语文的文化品格”,李老师说,从文化的角度讲语文,跟“百家”的栏目宗旨相吻合,也跟整个时代大潮相呼应,但会不会有点学究气?李老师最后建议,将选题定位为“爱上语文”。
“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语文,才能‘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的秘诀,不是背几句古诗词,做几道题目,而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融入其中。”王崧舟说,“我在《百家讲坛》讲的语文,肯定不是课堂上教的语文,而是和文化、人生、生命连在一起的语文。期待孩子们能通过这档节目,看到语文不一样的一面。”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第十套)《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正式播出时间为:首播是每天中午12:07。
7月26日,《爱上语文》第一集: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7月27日,《爱上语文》第二集:看不见人怎么看得见语文;
7月28日,《爱上语文》第三集:书读百遍真能其义自见吗;
7月29日,《爱上语文》第四集:这样学语文才有味道;
7月30日,《爱上语文》第五集:学语文就是精神返乡;
7月31日,《爱上语文》第六集:学语文需要转化密码;
8月1日,《爱上语文》第七集:推敲语文就是推敲思想;
8月2日,《爱上语文》第八集:未经思辨的语文毫无价值;
8月3日,《爱上语文》第九集:用“三只眼睛”看语文;
8月4日,《爱上语文》第十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8月5日,《爱上语文》第十一集: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8月6日,《爱上语文》第十二集: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