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家孩子的压岁钱谁做主?

2022-02-04 10:59:57 来源: 法制日报 记者 张凯华

  红红火火的压岁钱,贯穿着中国人每个春节。每到过年,为了派发压岁钱,大人的钱包空了,孩子们笑开了花。可惜每当收到压岁钱,孩子们通常都会听到一句非常熟悉的话语“爸爸妈妈给你存着”。时间久了,有孩子疑惑表示“明明是我的压岁钱,为什么要给爸爸妈妈呢”“压岁钱存着存着怎么就见不着了”?压岁钱的去留讨论一直是春节假期的热议话题,“小孩子的压岁钱到底算谁的”“父母能否花孩子的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该不该上交”等词条屡屡登上热搜。

  因压岁钱将父母告上法庭

  现实生活中,因父母擅自支配孩子的压岁钱被告上法庭的案例并不少见,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梳理发现,江苏、黑龙江、辽宁、青岛等地均有发生。

  2019年,广州就有一位父亲吃了10岁亲儿子关于压岁钱的官司。7岁的小苏父母经法院调解离婚,小苏随父亲苏某生活。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苏某分三次将小苏的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小苏的账户中。2015年12月,小苏搬至母亲黄某处生活至今,且于同月申请变更小苏的抚养权,2016年4月,白云法院判决变更小苏由母亲黄某抚养。但在2016年3月,苏某未经小苏同意,擅自将存入银行的压岁钱及利息3045元取出。法院审理后认为,小苏名下的银行存款虽是苏某为其存入,但小苏对该存款仍享有所有权,苏某无权擅自处分小苏名下的银行存款。苏某将小苏名下的存款取出,侵犯了小苏的权利,小苏主张苏某返还存款及利息的请求合法合理,法院予以支持。故判决父亲苏某返还小苏本金及利息共计3045元。

  云南女大学生小娟的父母因感情不和,于2010年11月协议离婚,小娟由母亲抚养。离婚后双方又因对小娟的抚养及婚后财产分割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导致双方间的矛盾和隔阂不断加深。之后,小娟考上了昆明某大学,但其父母因矛盾和隔阂太深,双方都不愿主动承担小娟上大学的费用,小娟为学费、生活费犯起了愁。无奈中,小娟的奶奶出面想办法凑够了第一学年的学费,小娟才得以顺利进入大学报到。后小娟在奶奶的支持下,可以要求父母返还压岁钱交纳大学学费为由向安宁市法院提起诉讼。经法官调解,小娟父母最终同意每月定期向小娟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及生活费共计1500元,直至小娟大学毕业。

  因压岁钱的认定及归属产生的纠纷不胜枚举,那么问题来了,这压岁钱究竟应该算谁的呢?家长收走孩子的压岁钱合理吗?

  压岁钱到底该归谁?

  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律师认为: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在很多家长看来是一种人情往来,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压岁钱在法律层面上实则属于赠与,应当归受赠人(未成年人)所有。

  民法典第657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658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长辈有权决定是否给未成年人压岁钱,长辈把压岁钱给未成年人前,压岁钱的所有权仍然属于长辈本人所有;长辈把压岁钱交给未成年人之后,这笔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未成年人了,未成年人也成为了受赠人。除了压岁钱对于未成年人其他礼物(动产)的赠予也是交付就完成了赠与。

  同时,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监护人)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未成年人可以委托父母(监护人)保管,父母(监护人)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当然,如果父母(监护人)想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报名兴趣班等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同时民法典也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即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因此只能从事跟他(她)的年龄相适应的行为,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我国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做出了规定。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所有,但是,未成年人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压岁钱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也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未成年人使用未成年人账户(父母或监护人)大额打赏网络主播或(和)购买游戏装备案件,虽然从法律来讲,该行为是无效的,但是从举证角度讲却很难举证打赏或买游戏装备的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为。所以广大父母(或监护人)应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过健康快乐的春节和寒假。

  此外,民法典第1188条还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毁坏了他人的财产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压岁钱应该怎么管?

  管理孩子的压岁钱是家庭的私事,但处理起来也要有“法治思维”。在法律上,压岁钱是孩子获得的“赠与”,是孩子的财产。但是,把压岁钱都给孩子,却害怕孩子乱花钱,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有教育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储蓄

  到银行给孩子办理专属银行账户,将孩子的压岁钱都存银行,积少成多,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

  2.自我兴趣开支

  将压岁钱用作自己兴趣爱好的开资,把金钱将孩子的成长、兴趣、梦想联系起来,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3.培养爱心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引导孩子用压岁钱来给长辈和朋友买礼物,甚至做慈善捐赠,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压岁钱“横行”的春节期间,我们着实无权也无力去干涉每个家庭如何管理孩子的压岁钱。以此为起点让孩子们从小对金钱有概念,理解每一笔钱为什么要花?存钱有什么意义?让他们能真正明白金钱来之不易,需要好好利用和管理,才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压岁钱,不只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祝福,不论压岁钱是由父母保管还是孩子自己保管,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压岁钱背后其实蕴藏着长辈对孩子满满的爱。

标签:压岁钱;未成年人;孩子;父母;长辈;苏某;监护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典 编辑: 吴俏婧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时间久了,有孩子疑惑表示明明是我的压岁钱,为什么要给爸爸妈妈呢压岁钱存着存着怎么就见不着了?压岁钱的去留讨论一直是春节假期的热议话题,小孩子的压岁钱到底算谁的父母能否花孩子的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该不该上交等词条屡屡登上热搜。因压岁钱的认定及归属产生的纠纷不胜枚举,那么问题来了,这压岁钱究竟应该算谁的呢?家长收走孩子的压岁钱合理吗?压岁钱到底该归谁?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律师认为: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在很多家长看来是一种人情往来,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压岁钱,不只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祝福,不论压岁钱是由父母保管还是孩子自己保管,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压岁钱背后其实蕴藏着长辈对孩子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