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4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彩燕 通讯员 杨黎璟)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陶艺教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许多佳作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这些年来,陶艺教育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幼儿园课堂。
4月24日至26日,业内大咖、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校长、园长、美术老师们齐聚杭州市求知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陶艺教育联盟研讨会活动。
去年,求知小学建了一个“片庐”馆,由学校副校长赵士华为之取名并做课程探究。馆内陈列着从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的跨湖桥遗址残片、良渚文化刻符至清朝、民国近万年历史的“陶瓷残片”,还有从战国上世纪瓦当一百二十多枚,从汉代到解放初期的古砖三百余段。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中,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触摸、鉴赏。
这不仅引发了本校学生的高度学习热情,更有不少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学生慕名前来。在25日举行的校长论坛上,求知小学校长陈群云就此做了一番分享,“学生通过对古陶瓷标本欣赏-探究-复原-仿制-文创-回头的二次欣赏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美术根源的感悟、把握、传承以及创新,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根源意识。”
重视陶艺教育,同样引发杭州市京都小学校长洪俊的共鸣,“有目的、有方向地建立陶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连接,培养学生品德素养,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杭州市万家星城幼儿园园长施林红用 “泥好玩”课程建设打破传统的视觉化雕塑认知方式,把视觉感知扩展到触觉感知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
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张刚校长则提出了“1+X 翰墨3.0课程” 多样化课程,围绕书法特色实现“1+X”多元发展,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浙江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永正作了《设计与创新》的讲座,让在座的每一位美术老师受益匪浅。随后省内外教师围绕着陶艺教育进课堂的现场课例为研究点进行了学术、教育探讨。
此次研讨会希望通过陶艺文化和课堂教学进行思维碰撞与尝试,将陶艺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创设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育人环境。这也将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陶艺教育的发展,促进陶艺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