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凌晨2:04,大多数人已经入梦。而杭州市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还在整理前一天晚上毕业典礼的照片,并有感而发地在朋友圈写下一段话:“别离时刻,浓浓的亲情融化在欢笑和泪水中。等候最晚惜别的师生家长时,读着一封封家长的来信,眼睛不禁湿润。”
在随文字附上的九张毕业典礼照片中,有一张照片很特别:潘志平坐在路灯下,低头翻着一摞家长的来信,让人不禁心口一暖。记者 张宇璐 通讯员 陈琳
凌晨0:10和最后一个学生道别
昨天下午2:00,我在公益中学的校长办公室见到潘校长。
“阿潘”,这是他最习惯被别人称呼的一个名字,哪怕是学生在学校迎面碰到他,也会毫不畏惧地抬手喊一句:“阿潘好!”而阿潘也总是会没架子地笑着回应。
说起那天的照片,阿潘不好意思地笑笑:“那是上周日晚上,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坐在初三教学楼下等着学生一个个出来,顺便看看家长给我的回信。一个老师经过看到这一幕,就用手机拍了下来。”
为什么要坐在楼下等着学生出来?阿潘说,这是他的一个习惯。
当晚6:00,公益中学的初三毕业典礼开始,阿潘和全体毕业生一起回忆了三年的时光,也送上了最后的祝福。20:30典礼结束后,各个班级都回到自己的教室,而阿潘则会在这个时间到每一个教室“报到”,为同学颁发毕业证书,合影。之后,他又默默地走到楼下,等着一个个班的同学出来,再看他们一眼,也和最后一次来接孩子的家长道个别。
阿潘还记得,那天他在楼下一直坐到第二天凌晨0:10,最后一位学生才从教室里走出,熄灭最后一盏灯。
每个月给家长写一封亲笔信
阿潘在教育圈内名气不小,总能听说他在学校的活动上很能豁得出去,做事还非常能坚持。比如每周四,他会亲自到食堂,给全校同学做八大桶的“阿潘羹”,这是来自他家乡临安的美食;每年过年前,他会给全校1000多个学生每人写一张“福”字;每年的公益大舞台上,他都会不惜形象地客串各种角色,比如杨贵妃、唐僧、功夫熊猫……
但最典型的例子,还是他从2007年开始,每个月都会给全校的学生家长写一封亲笔信,并起名为《家校连心桥》,现在已经出到了第87期。定稿后,这封亲笔信会被复印1000多份,发到每位家长手中。而家长也会在当晚填写回执,直截了当地告诉阿潘他们的想法,和对学校的建议。阿潘常常会背上几个班的家长回执回家,在家里的沙发上一封封看到睡着。
毕业典礼当晚阿潘在看的,就是初三家长们给他回的最后一次回执。
“6月13日,我给这届初三家长写了最后一封信,讲的是如何陪伴孩子度过中考的日子。我还整理了一份中考行动指南,把中考要准备的衣食住行、关键的时间点都罗列出来。”阿潘说。
有家长在回执上开玩笑说:“这是一个‘婆婆妈妈’、事无巨细的大家长。”
阿潘给家长写信的习惯,最早从2002年就开始了。当时,阿潘还在临安的锦城二中担任校长,第一封信的读者是叫邹辰的家长,他和家长探讨了如何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和学校一起把孩子教育好,从那之后,他就保留了这个写亲笔信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公益中学。
抓学习我提倡适度超前
大部分孩子的成绩是靠管出来的
2007年9月,他来到公益中学担任校长,写下给公益全体家长的第一封信,并约定用这样书面交流的形式,每月一次和家长通信,分享培养孩子的快乐和成就,探讨教育孩子的困难和困惑。
在接下来的12年时间里,除了寒暑假,阿潘每月都会坚持给家长写一封信,事无巨细地聊。从“如何幼小衔接”谈到“第一次期中考后需要做的事”,从“初二家长需要关注些什么”再到“如何帮初三孩子度过最后一年”。针对家长在回执上提出的困惑,他也会认真地写一些建议和方法,比如“孩子对老师不满意怎么办”、“怎么样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
阿潘的信中,大多语言平实接地气,也常能看到一些真知灼见。
在“初中三年家庭教育的六个关键点”中,其中一个关键点是重学业。他写道——
初中和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初中更在乎学业成绩。我们不主张过度强调学习成绩,不主张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但是,如果您孩子的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成绩,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他(她)的品行、纪律、身心和人际关系等。所以,请您从平时的每一次作业、单元练习、第一次期中阶段性测试开始,步步跟进,时常检查。
抓学习是提倡适度超前,因为一步领先,就争取到了主动权,可能实现步步领先;而落后一天,就有可能天天落后……
上初中了,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为发展孩子的特长爱好,可适当安排一些时间、精力坚持一两项的课外培训、学习,但以能完成初中基本学习任务为前提。
在管孩子的学习上,阿潘也有自己的研究。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校长、老师,还是一位劳心的父亲,为女儿做了不少牺牲。2007年,为了不错过孩子的关键期,他主动从临安教育局调任来到女儿就读的公益中学担任校长。所以在他的信中,也少不了和女儿的教育故事:
根据我从教30多年来的观察研究,非常自觉、无需家长督促管理即取得优良成绩的孩子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也就是说,大部分孩子的成绩是靠‘管’出来的。但是如果您开口闭口与孩子谈的就是学习的那些事儿,孩子一定会厌烦、抵触,反而会影响其学习成绩的正常发挥。
所以,您要尽量避免将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也就是说,孩子读书,做作业的时候就一丝不苟、有模有样地学习;而学习之外的时间就让其放松。而不是学校里一天到晚是上课、作业,学习、学习,回到家里在您的嘴巴里出来也还尽是学习。
我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感到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女儿回到家中,先给她端上一个水果拼盘,泡上一杯她爱喝的红茶(这就是生活啊),然后简单地看一下她今天要完成的作业清单,问一下大致所需的时间,接着就很静心地进入各自用功做作业、看书、写文章的状态。待她作业完成了,又进入生活状态,看点报纸,点播一集《快乐大本营》什么的,聊一聊学习之外的事。其实,我们的内心是常常记挂着她的学习,有时也会担心、焦虑。但我基本上保持内紧外松……
相比成绩
让孩子得到情感的发育更难
除了给家长写信,阿潘还会给学生、老师写信。
每半个学期,阿潘就会给学生写信,谈谈这半学期学校要开展的活动,学生可以回信点赞,或者吐槽,还可以说说哪位老师上课板书字太小,音量不够。
阿潘说:“写信这件事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就是因为我想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听到全体老师、家长、学生的声音。所有的信收上来,都是密封好的,只有我会拆开来看。学生有了这个通道后,什么话都会讲,比如作业少一点,奖学金可以多一点,初三也想去春游等等,不少意见都会被采纳。家长也会提很多建议,比如有一位家长提出阿潘羹里的猪肉可以换成牛肉,我们就升级了‘阿潘羹2.0版本’。”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味谈成绩,不论是师生还是亲子关系都容易起冲突。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是我们最核心的追求。而这中间的润滑剂就是关系,师生和家校间关系融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对于一所学校来说,相比成绩,让孩子得到情感的发育更难,这份情感对学生后续的影响是深远的,真诚交流、与人为善,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