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中小学  

“新集体教育”在黔东南落地开花

2019-07-15 08:19:46 来源: 杭州日报 见习记者 石慧 通讯员 陈正奇 谢斌 记者 李忠

  本报记者在黎平二中和同学们座谈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日前,“扶贫协作西部行“采访团一行来到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第二中学,校园里草木葱茏,书声朗朗,一派生机。

  黎平是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县城召开红军长征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西部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杭州下城区牵手黎平县,组团帮扶、倾囊相授,输出“新集体教育”,助推黎平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新集体教育”落地黎平 点上发力形成辐射作用

  “‘新集体教育’是杭州下城区率先探索的德育新路径。”杭州青春中学校长、现挂职黎平县教育与科技局副局长陈音介绍,该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通过愿景归合、集体共治、民主协商等方式,培养具有平等、协商、包容等与新时代相契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个体。

  2018年7月1日,杭州市风帆中学学生处主任潘建平来到黎平挂职二中副校长。初来乍到,他就感受到了东西部教育上的巨大差异:“学校硬件上的建设已经一应俱全。然而,与东部相比,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教师上课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的理念亟待提升,封闭办学模式依然是主流……”

  面对重重桎梏,下城区教育帮扶团积极面对、迎难而上。首先,便是将具有下城特色的“新集体教育”嫁接到黎平二中。今年3月开始,黎平二中七(7)班成为了开展“新集体教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试点阵地,由来自下城风华中学的骨干教师王杭军担任班主任。

  笑容腼腆、面目清秀的侗家少年陆安宁告诉记者,他原先对英语学科感到陌生、畏惧,这个学期,在王老师的鼓励和集中辅导下,兴趣逐渐萌芽,英语成绩从第一次月考的41分,迅速升到了第二次月考的74分。

  得益于杭黔教育帮扶协作,黎平二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班主任工作室成立、沧浪大讲堂活动开展、教研学科组例会有序推进、晚自习自主管理初见成效、家校共管模式初步形成。黎平二中校长张顺华感慨地说:“感谢杭州,让我们西部地区感受到了东部地区发达教育、公平教育的阳光。”

  眼下,陈音正筹划着将“新集体教育”班级管理理念推广辐射至黎平县其他学校,从新集体班级文化建设、教学管理、生本课堂等多方面入手,输入东部先进教育理念。

  实施人才强教行动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团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拔除地方‘穷根’的根本之策。” 挂职黎平县副县长的下城区干部周国江希望,通过重塑式的、全覆盖的教育扶贫,建立长期有效的互派互访学习新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助力黎平打好脱贫攻坚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黎平各学校发展现状、特色、办学困难,帮扶团开展了诊断式、主题式调研,为黎平50多所学校精确把脉、诊断,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这里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普遍不足。”在诊断式调研后,挂职黎平四中的瞿如珍副校长迅速筹建了下城—黎平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室,帮助本地教师树立信息化意识,加强教师教育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培训。

  今年,以黎平二中、五中为主要培训基地,整合杭州市名师名校长、下城区研究员和星级名师、下城教育帮扶团成员等专家的讲师团队,共组织三轮面向黎平县40岁以下教师为主的轮训,分层、分梯度对教师开展精准化、以实操为主的培训。

  除了全覆盖式的教师轮训,“浸入式”的跟岗培训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於老师所采取的分层教学让我耳目一新。”在挂职黎平五中副校长於英姿的带领下,黎平四中教师王晓亚表示受益匪浅,“学生从不学到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究,我深刻体会到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

  不仅要把经验“请进来”,黎平的教师也要“走出去”。近一年来,黎平县已经有300多位老师走出侗乡大地,来到西子湖畔,浸入式地体验来自东部的优质教育、美好教育。

  此外,在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育人才队伍的同时,下城区各界对黎平教育的帮扶力量也在凝聚:下城区总工会在“春风助学”行动中,资助贫困学生147人,共计44.1万元;浙江金大门业等爱心企业购买价值60万元图书捐赠爱心图书馆……来自下城区的“暖流”穿山越岭,见证两地对口帮扶落地实效,助推黎平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标签:黎平;黎平县;下城区;教育;帮扶;教师;新集体教育;草木;集体;挂职 编辑: 张钰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