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浙江在线5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刘俏言)今天来说说一位浙大美女学霸的故事。这几天,徐静一直还处于很激动的状态。在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等环节的筛选之后。最终选调生录取名单公示中,她的名字赫然在列,一扇她之前从未涉猎的大门向她敞开。
之前,这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专业的美女学霸,受到周围同学们的影响,没怎么考虑就一头扎进了出国大军的浪潮中。并以托福105分、GRE329分的成绩收获了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杜克大学经济学、乔治城大学经济学、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弗吉尼亚大学统计学这五所美国知名高校的offer。
在浙大经管学院,这样的选择是很多大四学生的常态。如果暂时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那就去留学吧。徐静也是如此,与其一味地对未来迷茫,不如随着大家一起学英语才是“正事”。
或许如果没有那次偶然的机会,徐静无意中看到了那条“浙江省省市级机关首次面向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11所双一流高校择优选调186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培养储备一批我省党政干部队伍所需的青年人才”的消息,徐静的人生会和大多数浙大人的选择一样,留学,然后再回国。
带着一丝好奇和尝试,徐静报名了,“没想过如果考上了会怎样,先试试看呗。”
惊喜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却又在情理之中,面试结束后,徐静被告知——她被录取了。
然后呢?徐静放弃了留学。
得知她这个决定后,为她写专业推荐信的老师一大早就打通了徐静的电话。在电话中,老师详细地从投入、产出等各个经济学的角度向她分析了多种选择的可能结果,希望她认真考虑。
“可是我们不能把自己活成机器对不对?”在徐静的眼中,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将利益最大化作为所有事情的最终目标,而常常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同学们从入学以来,就开始盘算着保研、出国、工作,哪个性价比更高,功利性地建立社交,功利性地申报各种项目,功利性地打各种比赛。
“我不想那样,我要尝试自己不曾尝试过的东西。”徐静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的书生气太重,“我要去宁波那边去做贸易的相关工作,你想想,宁波是个港口城市,这样的工作一定特别有趣!”
而第一步,就是徐静即将面临着的“选调生下基层两年”。简单说,就是要深入到地方去,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或是深入到单位的基层部门工作。“这两年,我想我更多的应该去学习。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学习他们的生活智慧。”
本报记者 姜赟 本报通讯员 刘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