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宁波高校教师大漠考古获重要发现 他说考古要具备这五个要素

2018-11-20 14:36:49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邬静波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通讯员 邬静波)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委发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参与的新疆克里雅河流域环境和文化科考任务圆满完成,这是国内首次如此规模并徒步对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流域的一项重要的环境和文化科考。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潘沁教授受邀作为考古美学的探索与指导身份参与其中,并在此次科考中为团队发现了四个汉代的重要古墓葬,一处古代冶炼青铜、烧造陶器的遗址,多处古人生活并眷养生畜的遗址,采集到数十件包括织物、陶器、青铜残件、琉璃、玛瑙、玉石等物件,为团队贡献了重要的科考价值。

W020181113402400856965.jpg

  9月28日,潘沁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区文物局的邀请函,“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组委会申报,最终幸运通过审核受邀。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与此次考古的文脉密切相关。我的入选沾了宁波的光。”

  10月12日至11月10日,潘沁同科考队其他20名成员随驼队徙步两百多公里,从和田出发经于田沿着克里雅河流域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途经被称为“最后的部落”的达里雅布依族,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数千年前西域古代生活形态。25天的大漠徒步,可以说挑战了身体的极限。第一周,潘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淋巴肿胀,几乎不能进食,在心理调整配合消炎药的治疗下,才渐好转。

  “考古首先需要专业知识和考古敏感性,其次要有过硬的体力,第三要有较大的考古热情和兴趣,再者就是运气了。”潘沁说,“发现汉代古墓那天午后,我远远望去,东边有高起的沙丘并留有许多枯死的胡杨树桩,猜想此处应该有古人活动或文明的遗迹。”果不其然,走近时他确实发现了古人生活留下的迹象,如驼粪和羊粪,但丝毫没有其他文明留存的踪影。

  若满足于此,或许就与古墓擦身而过了,潘沁的考古敏感性指引他继续前行。再往远处,一堆大小不一的木桩吸引了他,约一百五十根木头堆叠在一个直径约十五六米的圆形沙地上,新留下的脚印表明已有其他队员来过。他正打算离开,两根口径约二十公分乘三十公分、长度两米五的方形、规整的粗大木头,一下子吸引了他。在数千年风沙的风蚀下,尽管木头已经满目疮痍,但还是能明显看出人工规整过的方形。他马上意识到这个遗址的重要性。

QQ图片20181120141159.jpg

  潘沁娓娓道来:“你想,在两三千年前,人们凭借简单的劳动工具把这么大的木头削成方形是何等艰难。所以我初步判断,这是古人留下的较为讲究的居住空间遗址。”当他兴奋地走到中间,希望能找到重要的文化佐证时,便很快找到了钙化了的人类残骸,并有精致而厚实的织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古墓葬。随后,我在四周找到了一些精美的蜻蜓眼琉璃珠、玛瑙管以及其他材质的玉石珠子。凭我的经验可以判断为汉代早期的高级墓葬。蜻蜓琉璃珠一定是重要的发现,玛瑙管细如铁丝的直孔砖孔颠覆了对古人玉石钻孔技术极限的已有认知!”

  据悉,本次科考采集了大量的自然和文化标本,在早期克里雅河流域人类活动范围以及西域文化交流方面有了许多重要新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域文明研究的一丝空白,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古代西域文化将起到重要作用。考察报告将于2019年上半年发布。

标签:科考;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文化;流域 编辑: 成竞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