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点名课"上成"网红课"!在浙商大抢这门思政课,堪比摇号

2019-04-02 15:21:5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吴俏婧 通讯员 房敏婕

工商思政.png

  浙江在线杭州4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俏婧 通讯员 房敏婕)两年,4个学期,每班限70人,每学期4个班,节节满座,累计听课人数1120人,高峰期500人抢70个名额,抢课概率堪比摇号——这些数字来自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精品课《影像中的国际法学》。把“点名课”上成 “网红课”,任课老师俞佳的秘诀是:让思政课有创新、接地气,越来越贴近学生,同学们纷纷反映思政课越来越有“听头”。而这堂思政课的改革成果仅只是浙商大“一流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的一个切片。

  选课凭手速:500人抢70个名额

  “哇,这学期我抢到了俞老师的课!”“实名羡慕中,要是5G早点普及我就能抢到了。”再一次,浙商大法学院俞佳老师的课成为朋友圈的话题。四个学期来,每到选课周,大一大二的学生就提前做好抢课攻略,早早守候在页面上;就算这样,在最热门的班次,70人的名额往往被500人“秒空”。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人类探索太空的舞台就有多大。而中国航天人的探索,让我想起了影片《流浪地球》里的那句台词:不是‘道路千万条’那句啊,是这句: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是俞佳老师上课的一幕,有学生说,上过课再去看《流浪地球》,感受不一样了。

  《影像中的国际法学》和思政课常规的“理论先行”方式不一样:它用播放热门电影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根据电影情节引出理论词汇,再结合专有名词融入“共情”体验,让看似遥远、高大上的法律理论“一秒接地气”,自然而然地把理想信念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考勤率100%,为学生带来新启迪

  这个教学创意怎么来的?俞佳告诉记者,2017年9月,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湄公河行动》热映,联想到如果将电影和思政课相结合,既增强听课效果、传播专业知识、还能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引领学生“爱国、爱党、成才”,岂非一举多得?她的想法得到学院大力支持,从课程论证、课程名称拟定到面对学校专家团试讲,俞佳就这样把这门课开了起来,“粉丝群”逐渐扩大。

  已上大三的董千千很喜欢这门课:“大二的时候抢到了《影像中的国际法》,俞老师用电影这种特殊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边看电影一边上课,硬邦邦的理论不再生涩难懂了。”董千千说,因为有兴趣,俞老师的课上完了,大家意犹未尽,或找专业书啃或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感觉特过瘾。记者还了解到,这门课的作业和考试方式更特别:无常规考卷,让学生们结合电影谈体会,电影自选;有的学生一交作业就是洋洋洒洒5000字,比写论文还认真。

  每学期四个班次,每个班次15个课时,一个学期一共60课时,考勤率100%。两年过去,有学生转专业面试时,甚至会说因为选了这个课,对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开启了新的人生方向。

  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格局加速形成

  俞佳的另一身份是思政辅导员,如果说这门课给了俞佳和她的学生一个平台,那么,在开放的环境中延伸思政育人,则是师生共同的收获。2018年,《影像中的国际法学》被评为浙江工商大学精品通识课;基于该课程申报的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在法学专业通识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际法学为例》已获立项;未来,她计划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争取能开设线上课程,扩大辐射面,提高课程的影响力。

  俞佳只是浙商大98名思政辅导员中的一员。记者了解到,浙商大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2018年度,学校3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全部开设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思政。通过全方位巩固和加强“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根本性举措的核心地位,促进了学校“三全育人”格局的加速形成,收获了“反作用于一流本科建设”“促进教师党支部建设”等溢出效应,进一步夯实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基,共画浙商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标签:俞佳;学生;学期;国际法;课程;影像中的国际法学;浙江工商大学;名额;选课;地气 编辑: 成竞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