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餐食问题,又再次上头条。这两天,不少上海人的朋友圈被上海中芯国际小学后厨的烂番茄刷屏。上周三中午,当有人在家长群里曝光了孩子们的午餐后,中芯的家长还只是担心孩子们的午餐吃不饱……但随后,进入后厨的家长们发现,孩子们除了可能吃不饱,还可能面临着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据浦东市场监管局的回应,监管人员19日晚现场检查时发现,该校食堂蔬菜筐内的西红柿存在发霉现象,冰箱内存放的半成品加工日期标注为10月20日,厨房内部分调味品及半成品超过标注的保存期限。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已对该校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食品予以封存,并同时责令校方立即停止原承包商供餐。
幼儿园的烂番茄:谁来保障孩子的餐食安全
成筐发霉的番茄、洋葱,临期的半成品肉,粘着洗洁精、葱花和食物残渣的汤碗……这样的后厨景象,对于学生家长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而此事发生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且是收费达每年十万以上的私立幼儿园,更是突破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力。
有媒体报道援引个别家长的说法称,被曝光的发霉的西红柿,是食堂工作人员准备要求退回的。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还有待调查,但食堂后厨同时出现如此多问题,无论如何都难言正常。考虑到该幼儿园的午餐供应商还承包了沪上多家国际学校的午餐,那么其他幼儿园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得举一反三,加大统一的排查力度。这样的承包商,能够拿下如此多学校的午餐供应生意,却又表现得如此不堪,其中又是否存在着不当的利益操作?这些都应该给公众一个解释。
类似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显然不会止于涉事学校的家长,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像这般“贵族”的幼儿园,餐食安全尚且如此没有保障,一般幼儿园的表现又何以让人放心?所谓“贵族”幼儿园的表现,从来就不是与社会孤立的,一旦社会食品安全及不伤孩子的底线难以得到根本确立,任何群体可能都将无法独善其身。发霉的番茄,收费标准为25元每餐的“高价”幼儿园不该有,“低价”的公立幼儿园也不该有。
因此,看待这一问题,不宜只纠结于该如何监督收取高昂学费的私立幼儿园,而应思考如何抬高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底线,以及学校食堂的操作规范程度。这次事件得以曝光其实颇为意外,最初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们的午餐吃不饱,所以曝光了孩子的午餐照片,随后在家长与校方就如何改善孩子餐食的问题沟通无果后,家长提出要去后厨看看,这才让发霉的西红柿、日期标注都有问题的后厨乱象得以公开。
由以上曝光路径,可以得出两点信息:首先,即使是收费不菲的私立幼儿园,其食堂操作的透明度依然非常低;其次,家长支付更高的费用给孩子上幼儿园,是相信收费更高学校在对待孩子上会比一般的学校做得更好,这实际也是消费常识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但是,事实或许证明,有钱未必能够买来信任,信任代替不了监督。所以,此事留下的最大的公共教训应该是,关于幼儿园乃至所有学校的食堂操作,公立也好,私立也罢,到底该建立一个怎样的标准化操作范式和监管模式,以确保最低限度的底线不被侵犯?
今年4月,据当地媒体报道,上海市教委和市食药监联合发文,要在校园午餐上打造“舌尖上的教育”。其中一点是,各区要切实提高学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完善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制度,在督促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加强日常检查和抽查,排查风险隐患并定期沟通信息,推动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工作机制。那么,此次出事的学校,是否在定期检查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