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挪用压岁钱被起诉 最高法:父母私自挪用确属违法

这些年你给孩子的压岁钱都去了哪?

2018-02-24 09:18:20 来源: 每日商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也开始水涨船高。春节期间,有的孩子甚至收获过万。然而,父母经常说“你还小,爸妈先给你存着”,听着合情合理,可是这钱存着存着有时就消失不见了。

  那父母是否有权使用孩子的压岁钱? 到底怎么处理更合适呢?

  奶奶取走压岁钱被告上法庭

  2014年7月份,涛涛的父母协议离婚,涛涛跟随母亲共同生活。也许是觉得孙子马上要成为“外家人”,短短几天内,施老太分多次把存放在孙子涛涛名下的银行卡里的压岁钱全取走了,共4.5万余元。

  朱女士多次索要无果,无奈之下,她带着涛涛把78岁的奶奶告上了法庭。

  虽然,施老太辩称,涛涛银行卡里的钱并不是给他的压岁钱及生日礼金,而是自己的工资存款,她只是用了涛涛的名义开了户而已。但细致的法官发现,该账户的存款时间十分有规律,都是涛涛的生日或者春节前后,施老太“这是工资存款”的说法,在逻辑上说不通。

  其实施老太赠与涛涛压岁钱的行为,自钱款存入时就已经完成了,此后未经涛涛同意擅自取走存款,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应当予以返还。

  妈妈取走56万压岁钱被判决归还

  2002年,乐清女子紫琴(化名)结婚,随后生下一女二子。2012年春节,奶奶给孙女孙子一个大红包,总额56万元,用定期存款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存单由紫琴保管。

  后来,因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紫琴提出离婚,但法院驳回了请求。提出离婚后,紫琴以监护人身份,凭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去银行取走了子女的钱。丈夫和三子女向法院起诉紫琴,要求还钱。

  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该保护子女的权益。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紫琴应该把钱还给3个孩子,并赔偿利息损失。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

  年年春节年年过,年年都有压岁包。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所以压岁钱的风俗一直演化发展到现在,源远流长。

  按中国的风俗传统来看,压岁钱是由小辈们自由支配的。但在过去压岁钱的数量很少,百姓生活艰苦,仅仅是图个吉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的,压岁钱的数目大了起来。对于压岁钱的处理方式和看法也有了改变。

  有人认为,自己的孩子收到压岁钱,是通过家长之间“礼尚往来”的财产交换而来的,不能视为孩子自己的财产。也有人认为,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应该属于孩子所有,家长不能霸占,这是对孩子财产的侵犯。

  其实就“压岁钱”的法律性质而言,孩子的压岁钱是别人给的,这应当属于孩子获得的“赠与”,获赠的财产当然应该属于孩子所有,不能视为家长的财产。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行为。一般来讲,赠与合同是一种实践性合同,一经交付即不得反悔。

  认为压岁钱是家长间的财产交换,这不符合法律事实的。因为在家长互相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的过程中,家长之间并没有进行直接的对话或财产交换,这是两个并行的赠与行为,不能直接“忽视”掉孩子将其“合并”成一个行为。

  因此,压岁钱是孩子的财产,毋庸置疑。

  父母私自挪用压岁钱违法

  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家长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清楚:收上来只是为其保管而非没收,钱还是归他们支配和使用的。

  并且根据《民法总则》第34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等规定,父母不可擅自动用孩子的压岁钱,如果纯粹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为孩子买商业保险,让孩子参加兴趣班什么的,是可以动用压岁钱的。

  既然父母只能帮孩子保管或为了孩子利益做出处分财产的决定,那么父母私自挪用孩子的压岁钱是违法行为。只是压岁钱主要涉及家庭内部的关系,不宜依靠法律进行约束,特别严重损害到未成年人权利的行为,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标签:压岁钱 编辑: 陈彩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