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州市实验小学的垃圾分类小屋。
本报记者盛鸥鸥文/摄
“阿姨,毕业后我会想你,你会想我吗?”
“我也会想你的,有时间你就回来看看我。”
“好的,我会来看你的。”
这一段让徐宏珍印象深刻的对话,发生在她和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之间。徐宏珍是台州市实验小学垃圾分类定点负责人,类似与学生倒垃圾时相处得来的感情不胜枚举。
自2015年荣获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后,台州市实验小学对“垃圾分类我先行”进行了细化推进,开展全校总动员。
分类桶大小有讲究
在该校的每个教室里,都放着一只标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的两分类垃圾桶。记者观察到,这只垃圾桶的容量其实并不大。
“垃圾桶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台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兼德育处主任柳叶介绍,配备小容量垃圾桶,既有大垃圾桶比较占空间、班级产生不了那么多垃圾的考量,同时也向同学们传达了要少产垃圾的理念。
柳叶说,尤其是要控制不可回收垃圾的量,为此学校曾组织过称重比赛,看看哪个班产生的不可回收垃圾少。“对于可回收垃圾而言,其实在运动会、学期末等阶段的产生量较多,主要是一些废弃的纸张、喝完的饮料瓶等。”
在教室里,学生们就要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的扔进可回收桶,不可回收的扔进不可回收桶。“学校通过开设垃圾分类理论课、组织各类公益宣传活动及微信平台推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柳叶说,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做到垃圾实时分类。
可回收物要二次分类
垃圾在教室里分类扔了,并不代表垃圾分类就完成了。对于每班负责倒垃圾的值日生来说,还有一道工序需要他们来完成。
学校绿意环绕的一角,有一间垃圾分类小屋。小屋有3个窗口,“可回收物1”窗内的框子被隔成了塑料、金属、玻璃三大类;“可回收物2”窗内的框子被隔成纸张、牛奶纸盒、纸箱、饮料纸盒四大类;“不可回收物”窗只有一个大框,允许投放瓜皮果壳、清扫垃圾、残枝落叶、纸屑等。
也就是说,同学们来垃圾小屋倒垃圾时,还要对可回收物再进行细分。垃圾分类小屋上挂有七八个垃圾钳,供同学们二次分类时使用。“以前我们放过一次性手套,但实践下来发现,不仅不实用,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柳叶说,相较之下,还是垃圾钳使用率更高。
而学校的废电池、过期药品、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有专门的垃圾箱统一收集处理;食堂剩菜剩饭,则有专业清洁工直接处理。
垃圾屋每天清洗消毒
“同学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长容易淡忘。一开始垃圾分类抓得很紧时,大家的分类工作会做得比较好,越到后来越容易淡忘。”在推进学校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方面,柳叶认为,徐宏珍的日常指导和监督功不可没。
在担任学校垃圾分类定点负责人的这一年多来,徐宏珍每天都要守着垃圾分类小屋,尤其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同学们集中倒垃圾的这段时间,她时常要跟在同学们身后“盯梢”。“有些低段小朋友忘记分类了或不知道怎么分,我在一旁提醒、指导。有时候看到分错的,我就自己再分一遍。”
接触得多了,徐宏珍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路上遇见时,他们时常喊着阿姨好。”
记者在垃圾分类小屋前观察时,看到各窗口内框子都非常干净,且没有任何异味。除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每天打包整理可回收垃圾、清洗消毒垃圾屋也是徐宏珍的日常工作。
据悉,该校可回收垃圾经回收变卖后,平均每月净收入有800多元。柳叶介绍,这笔收益有时作为公益金直接捐掉,大部分还是作为储备基金反作用于垃圾分类工作,用于采购垃圾分类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