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新昌7岁小女孩捐骨髓救妈妈

​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帮助这家人渡过难关

2018-10-17 10:06:43 来源: 绍兴晚报 记者 俞颖颖 潘晓林 见习记者 陈琪

  几天前,7岁的小女孩琳琳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妈妈的病好了,回家后带着她去吃了她最喜欢的炸鸡。“我希望妈妈病好后,能带我去海滩玩。”昨天,这个眼睛大大的、笑容甜甜的小姑娘告诉记者。140公里之外的杭州,李月夜还住在无菌病房里,因为嘴巴溃烂只能喝稀粥。医生对她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移植骨髓后目前没有排异反应,等嘴巴溃疡好了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就在一个月前,是琳琳捐骨髓救了妈妈。

wb03XW03Ca17b003.jpg

琳琳与妈妈

wb03XW03Ca17b002.jpg

孩子眼中的幸福

  妻子患上了恶疾

  今年30岁的李月夜老家在新昌县儒岙镇治古坞村,从小被父母送给别人抚养,今年5月,她被查出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的恶性疾病。在一些亲人不愿意进行骨髓配对时,7岁女儿琳琳站出来:“妈妈我救你!”

  李月夜和丈夫董海勇的小家,是新昌许多普通家庭的一个,丈夫上班,妻子在家带孩子,钱不多,至今住着租来的房子。“我们想通过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董海勇说。

  5月12日晚上,李月夜在卫生间刷牙,牙龈出血怎么都止不住,夫妻俩隐隐觉得不安。第二天一早,李月夜去当地医院做了一个血常规,结果一出来,医生一脸严肃地让他们去杭州再做个检查。

  董海勇带着妻子赶到浙一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医生告诉他们,李月夜得的是一种叫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皮肤黏膜及内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身体上会出现大片大片的瘀斑,口腔里还会有小血泡,牙龈、眼睛会充血。

  夫妻俩没有听懂医生的专业术语,医生换了一种简单的说法,告诉他们,李月夜身上的血细胞、血小板每天都在减少,如果不及时治疗,生命将很快终结。

  最后,李月夜转到浙江省中医院治疗。从发病到确诊再到转院,李月夜备受煎熬,丈夫董海勇一刻不离地在她身边照顾。

  “你老公对你可真好。”无论是病友还是医生护士,都会这么夸。

  李月夜能感受到这份温情,每每讲起两个人的故事,她脸上都会浮现难得的笑容。

  董海勇是新昌县回山镇贤辅村人,和李月夜家相距几十公里。10年前,两人一见钟情。到现在,已经走过8年婚姻生活。

  婚前,李月夜在一家胶囊厂上班,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家。怀孕后,李月夜放弃工作,女儿出生后选择在家照顾孩子。董海勇在当地一家制冷配件厂做工人,按件计费,月收入4000多元。小日子不富裕,但也平淡幸福。

  “她嫁给我时,我一穷二白,她没有嫌弃我,我只希望我们还像以前一样过日子。”董海勇话不多。

  在医院里,除了照顾李月夜,董海勇不是一个人坐在楼道里发呆,就是去找医生问病情,“医生,无论花多少钱,都要给她治,她才30岁,我们不放弃。”

  女儿捐骨髓救妈妈

  看着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妻子,除了每日高昂的医疗费用,董海勇还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骨髓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可是,上哪儿找配对的人呢。

  亲人配对,相对而言,匹配率更高,可李月夜却是一个被认养的孩子。30年前,亲生父母生下了她,这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一心想要儿子的他们,最终将李月夜送到养父母家。虽然相知,却从未相认。

  思虑再三后,董海勇向妻子提出联系她亲生父母的想法。病床上的李月夜没有说话,董海勇便当作默许。

  几天后,亲生父母带着弟弟和一万块钱,来到了李月夜的病床前,跨了30年的亲情,再次相连。聊天中,他们倾诉着彼此的生活。李月夜不仅见到了亲生父母和弟弟,还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远方的两个姐姐,在微信中,她也时常收到来自亲生家庭的嘘寒问暖。

  医生给董海勇拿来一份治疗方案,涉及到匹配的骨髓和高达30万~50万元的费用。看着妻子的身体在药物调理下有了好转,董海勇觉得一切都在转好。

  可是骨髓移植却让董海勇夫妇发愁。

  “孩子也可以的。”医生的话,给了董海勇夫妇最后的希望。7岁的女儿,几乎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最小的捐献者,只有3岁,现在恢复也不错。”医生的话,仿佛是定心丸。

  “我把干细胞给妈妈,妈妈就可以回家了么?”父亲肯定回答,女儿琳琳勇敢地站了出来。

  9月13日,琳琳从新昌出发前往杭州准备骨髓移植。每天,琳琳除了跟随父亲给母亲送饭、探望母亲,早晚还要专门到医院打两针细胞动员针,琳琳却从没退却。

  9月17日,医生从琳琳脊椎里抽取了200毫升的骨髓血。第二日,采集干细胞,琳琳需要在病床上躺4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她都很安静,因为她知道只有她可以救妈妈了。“头天晚上8点就断食,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抽干细胞,到下午两点多,她才开始能进食。”

  “就是有点疼,但我忍住了。”小姑娘说。

  一家人被爱支持着

  手术后,李月夜便开始数着手指,盼着回家的日子。董海勇还是和以前一样,忙着去菜场买菜,料理妻子的一日三餐,妻子嘴巴溃烂吃不来东西,他就变着法煮粥。

  “我知道这是个‘富贵病’,如果不是那么多人帮忙,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承受,所以要向所有关心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董海勇感慨万千。

  5月份,第一次知道妻子的病时,董海勇懵了,他不知道去哪里筹钱。后来,媒体报道了李月夜的情况,众多素不相识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三口之家,并送来爱心款。

  “那几天,我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董海勇说,手机一响,他就知道又有爱心人士往他支付宝捐钱了。捐助的金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让夫妻俩感动的是那些备注的话:“尽点微薄之力,加油,你们别放弃”“祝夫人能早日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还有不少热心人跑到医院探望李月夜。好几个老人坐着公交赶到医院,四处询问才找到病房,他们塞了一些钱,鼓励李月夜好好养病。

  女儿琳琳所在的新昌小龙人幼儿园也在发起一场捐款和义卖,为了帮助琳琳,老师们甚至发起了一个接力活动,每天都有老师为小女孩准备一份小礼物,希望她不孤单。“小孩子很坚强,也很乐观。”孩子的班主任杨钗莲告诉记者。

  三口之家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加上轻松筹的捐款,截至6月底,李月夜一家一共收到了45万元善款。手术成功后,董海勇的账户里还有10万元钱,但后续的治疗还很漫长。

  自从妈妈生病后,琳琳的奶奶赵月莲从乡下搬到城里照顾她,两个人住在以前一家三口租住的房间里。一开始,从小跟着妈妈长大的琳琳总是哭着找妈妈,奶奶劝不住,只能陪着流眼泪。现在,琳琳不哭不闹,懂事了。

  为了贴补家用,已经64岁的赵月莲去中介找工作,最后找了一份帮人缝鞋底的活计,缝一双有1块多元的加工费。老人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赚点钱,可以给孩子买点好吃的。

  如今,新昌的一老一少正在家里等着儿子媳妇、爸爸妈妈回家,只有一家人团聚了,原先平淡却快乐的日子才能继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月夜;妈妈;医生;妻子;回家;嘴巴;捐骨髓;女儿;杭州;病房 编辑: 成竞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