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在杭州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韩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正式发布了《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报告》。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小学教育发展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学生学业表现优良、学习兴趣浓厚;二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得到重视;三是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四是学生学业负担较重问题有所抬头。从全省看,小学阶段县区之间总体更加均衡,但县域内校际差异则明显增大,不同区域性质、办学规模的学校以及公民办学校间的均衡度均大于0.15。学生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多,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校外补课情况等指标指数水平较低。
韩平要求各地要正确理解与应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辩证理解教育质量监测中反映的数据,积极寻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数据支持。他指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的反馈应用,应兼顾改进教育教学、完善督导评估、引导社会舆论等三个方向,要将监测报告的应用与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相结合,将本次监测聚焦的问题作为今后两年学科教研工作的重点。
此前,省教育厅已经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3次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工作。而从去年起,我省决定自主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根据“一年监测、两年改进”新思路,分别于2018年、2019年启动小学、初中轮次监测。其中,小学轮次的监测对象为去年9月升入五年级的学生,以及测试年级相关学科教师、学校校长和参测学生家长。
作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国家实验区,我省将从“试点推进”走向“全面推进”。针对反馈报告中提到的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较艰巨、学生学业负担态势仍严峻、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不高、部分学科教师配备不足、家庭教育亟待社会关注与研究指导等问题,会议要求各地各校下阶段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提升校际教育均衡、重视学习指导、深化评价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推进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