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在杭州绅士高啸桐的资助下,杭州知府林启正式开办养正书塾,开创了浙江官办中等普通教育先河。119年前的今天,正是养正书塾正式开学的日子。
昨日,与养正书塾一脉相承的杭州第四中学,正式成立杭州第四中学养正教育发展基金会,立意于杭州政府美好教育的愿望,承纳社会各界和历届校友的支持,为杭四中以及杭州“美好教育”进一步高品质发展助力。
这是一次历史与当下的前后呼应,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力量的再次牵手,更是教育情怀与时代使命的美好相遇。
百二十年流岚岁月,百二十年栉风沐雨;百二十年红烛流韵,百二十年春华秋实。
也是在昨天,杭四中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后杭四中诚邀海内外各界贤达、校友相聚四中,共襄盛举。
助力杭州实现美好教育
杭四中养正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
杭州第四中学养正教育发展基金会(下文简称“基金会”)是直属教育系统第一家教育发展基金会,注册启动资金200万。
在昨天的基金会成立仪式上,基金会的理事成员悉数到场,里面有学校的管理层、也有提供资金的企业和校友。
“基金会立足于四中,而辐射的是整个杭城教育和区域发展。”基金会会长、杭四中党委副书记蔡毛坦言,未来基金会将规范合理使用基金,专款专用,为杭州教育发展建设如教育、科研设施和设备的改造、更新,特色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及重大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为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教育事业提供助力。
成立基金会,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不如说是“养正精神”的延续。杭四中校长张伟韬感触很深:“我们不忘为国育才的使命,勇于担当,这是四中的教育情怀和时代的价值呼唤。”
确实,119年前,国事艰辛、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政府和社会名士合力开办养正书塾,力图以教育改革兴学救国,奠定了浙江近代中等教育的基础。近两个甲子后,四中见证着中国的风云变幻、大国崛起,此次的学校和社会力量再联手创设基金会,也是响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以教兴国。
校友也是杭四中近百二十年办学史上最宝贵的财富。在基金会成立仪式现场,杭四中87届校友朱军岷,用一手铜艺绝活,给母校献上了一尊铜质鹿雕塑。“鹿有‘君子’寓意,此雕塑寄寓‘君子果行育德’,希望四中校友能在这只鹿的陪伴下,秉承四中‘正直 俭朴 尚礼 扬善’的校训。”
“我祝贺基金会的成立。”杭四中1983届校友、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说,由于现代教育的各种需求,学校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基金会聚集全社会的力量促进办学。相信基金会成立后,在各方面对提升四中乃至杭州教育,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基金会的成立也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杭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铨寿,深情感怀四中自2004年迁入开发区办学以来,发挥名校辐射作用,表达了对四中120年校庆和基金会的祝贺和祝福。“基金会的成立,必将对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促进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杭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利敏说。
恢弘校史见证浙江教育变迁
诚邀全球的校友贤达“明年见”
煌煌双甲子,翩翩聚归鸿。
昨天,除了成立基金会,也是杭四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纪念活动启动的日子。
养正书塾,这是四中最早的名字。《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通过启蒙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而养正书塾也是浙江最早的官办新式普通中学,并见证着浙江中等教育的变迁。
近百二十年来,四中应时代之需,包容接纳省立一师、省立女子中学诸校,创杭城男女同校之先;四中应改革之意,毅然送别学校高中部、女中部;四中解百姓之忧贯政府之意,办“勇进”,扶“江心”,不遗余力。
这所百年名校里走出过马叙伦、徐志摩、郁达夫、金庸、黄亚洲等文化名流,也走出过姜立夫、沈志远、斯行建、丁舜年、蒋筑英等科学英才。还有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董强,歼十首席试飞员徐勇凌,无人深海探潜领军人物陶军,游泳奥运冠军罗雪娟等都是四中起步。
进入21世纪,发展为四中教育集团,开创一校两区三部的宏大格局,与开发区合作帮扶下沙中学、开办养正学校,学校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不断地书写新的篇章。这是海纳百川、传承发展的气度。
这个校园里的学生们身上并不只有书卷气,更是洋溢着满满志趣。他们有的用业余时间给同学编写数学参考书,有的在合唱团、交响管乐团找到“第二人生”,还有的活跃在模联社、文学社等25个人气社团里展现才华。养正文化节、成人节、体育文化节、养正风华文艺庆典等多彩活动的打造,让这里的学生们肆意挥洒着青春。
有志趣的学霸,成绩自然傲人。在近两年的新高考中,四中均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以学生的学业成长和全面发展回馈社会。
一个时代、一座城市、一所学校,历史见证着四中人对“美好教育”的呼唤。明年也诚邀海内外各界贤达、校友来见证四中的“双甲子”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