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中小学  

“绿色共享·助教行动”杭州志愿者走进丽水云和县城西小学

2018-07-15 09:22:56 来源: 浙江在线 杨茜

  浙江在线杭州7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杨茜)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教育资源,差别很大。

  杭州卖鱼桥小学的同学们可以花上一周的时间去认识大自然,而丽水云和县城西小学的孩子们还在教室里纠结着最基础的算术。这两个地方的孩子,原本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不过由于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的牵线,相差了300多公里的两所学校,在今年暑假相遇并“牵手”。

  7月1日,“绿色共享·助教行动”正式开幕。来自云和县的4所小学,68名校长和老师,同来自杭州的志愿者团队齐聚云和县城西小学,共同见证了助教项目落地云和。

  10岁孩子第一次

  知道木工课和乐高

  丽水云和县城西小学的邱亨俊今年10岁,这个暑假,他有了很多个第一次。

  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做木工还有专门的老师教。仔细地看着陌生的小型工具,他有点手足无措。来自杭州的老底子文化公司的老师,正在教大家如何用一块松木做一个杯垫。对邱亨俊来说,杯垫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在同学家里见过,是个塑料的。”邱亨俊小声地说着。

  邱亨俊一家人不是本地人,他们从广东赤石镇来到云和打工。虽然住在县城里,但他们家并不富裕。全家靠着爸爸一个人做激光雕刻生活。幸好,小县城的生活消费不高。男孩能够了解爸爸的辛苦,因为他清晰地记得,爸爸工作的时间是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1点半。

  男孩的学习能力很强,听老师讲了一遍,就动起手来。他在圆形的松木上画了一个圆,然后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大白。”他拿起小锯子沿着边缘切去多余的部分,“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鲁班了。”男孩说,人生中的第一个杯垫要送给爸爸。

  在另一个教室里,四五个孩子围坐一桌,七嘴八舌地吵着。桌上的蓝色工具盒里,是一个个乐高小物件。这也是这里的孩子第一次接触乐高。尽管乐高老师要求孩子们根据图片来拼搭,但孩子们还是很兴奋地自顾自地玩。“好像是这个,又好像是那个,这些小东西怎么都长得一个样呀?”一个小女孩一边抱怨,一边不断地搜索着她想要的颗粒。

  坐在教室里的

  除了学生还有老师

  当云和的孩子们第一次体验各种兴趣班时,云和的老师们也以“学生”的身份体验了一把来自杭城的拓展性课程。

  这次,卖鱼桥小学的教师团队带来了数学游戏、玩创科学、心理游戏、小公民、礼仪、德馨等6门课程。

  卖小的语文老师宋洁,一位年轻的教师,第一次来到云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她教的是德馨,对于这门课她有自己的理解:“德馨教育是立人之本。我们希望以一种全新形式的教学带给乡村学校,潜移默化地来影响这里。”

  来上课的老师也是非常热情。他们上课仔细听,还记笔记,课后和卖小的老师一起精心设计教案。他们要根据丽水浑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云和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个个崭新的课堂。

  因地制宜

  授人以渔的道路还很漫长

  助学仅仅是个开始。

  云和县的城西小学,一共有1675名学生。本地学生只占到19%,大部分都是务工者的子女,是一所办在城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校长王长福说,乡村小学已不是当年的乡村小学了。校舍已经看上去很崭新了,但师资却很落后。“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却开发能力不足,我们也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能提升老师这方面的能力。”

  “有机会的话,我们还要派老师去杭州卖鱼桥小学学习,亲身感受一下,回来之后肯定不一样。”王长福补充。培训只是几天时间,后面两校将展开长期地双向合作。这是一次“授人以渔”的尝试。

  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韩萍说,他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受助地区的特色课程。“目的是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大脑,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标签:第一次;老师;云和县;孩子;浙江;城西小学;学生;教育资源;爸爸;德馨 编辑: 吴俏婧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