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从今年9月1日起,杭州主城区所有小学全面开展学后托管服务。
尽管早有预期,但这条官方正式发布的政策,仍然成为当日热点,家长和老师们均对此议论纷纷。
按照规定,学校承担的学后托管结束时间原则为17:30左右,不同季节可适当调整。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不能利用托管时间对学生补课和培优,主要采用自主阅读、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方式开展,有条件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艺术、科普等活动。
服务对象是谁?
服务对象是放学后无人看管,确实需要学校帮助看护的小学生,1~3年级优先实施。学后托管服务是基础性服务工作,主要满足对学生集中看管照顾等基本需求。
学后托管工作谁来做?
《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是推行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小学为本校相关学生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主体应是本校在职教职工。
老师可以获取适当报酬吗?
文件明确,可以对参与学后托管服务的工作人员适当发放劳务补助,其标准由各区、县(市)统筹确定,在职教职工参与托管工作取得的劳务补助,不计入绩效工资范围。教师参与学后托管服务的劳务补助标准可以依据《劳动法》的规定确定劳务报酬。
家长需要交费吗?
学后托管服务对象是部分放学后无人看护的学生,参加的只是小部分学生,宜按照公益属性、成本分担的原则由家长适当交费。但是,目前国家和省未设立学后托管服务收费项目,学校不能收取该费用。
家长如何申请学后托管?
《指导意见》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机制,明确服务对象、时间、内容、组织方式等,告知学生家长并在学校公示栏或网站上公布。学校需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申请的程序、认定标准等内容。具体请关注学校相关信息。
学后托管到几点?
学后托管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7:30左右,具体时间由各区、县(市)确定,不同季节可有适当区别。
家长和老师对此各有各的观点
在许多双职工家庭终于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不少老师、校长,甚至部分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提出了一个疑问:晚托管服务主要由在职老师负责,等于延长这些老师的工作时间,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老师们的娃咋办?有没有更妥当的方法,既解决家长困难,又不让老师受累?
在记者的朋友圈,甚至出现一条心疼老师的“神评论”:小学老师还嫁得出去?
我是老师,我真心觉得累——
●现在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推到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成绩、安全、心理健康都要兼顾,年轻教师可能还好点(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钻研业务提升能力更重要),有家的教师也有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兼顾?很多时候不是钱的事情。如果真的需要可以和机构合作,收费,让机构的老师参与,用学校的场地,由学校监管。
●其实,平常老师下班了,却并没有真正下班。学生走后检查教室卫生(甚至要再打扫一遍),清理当天作业,备第二天的课(虽然都是提前备好,但记忆力是有限的,上课前还是要花不少时间温习或改进),应对五花八门的任务。还有更重要的,老师要花很多时间跟家长交流。隐性加班已是常态!现在又要延迟下班,又不给减少其他任务,真的心好累。
我是双职工,举双手赞成——
●我是双职工家长,又没有老人在身边帮忙。每天下午为了接孩子,不得不频繁请假,老板对此很有意见。现在可以晚一个多小时接,实在是帮了大忙。当然,也不能光辛苦老师,我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
我是家长,我看悬——
●我是家长,我觉得带小孩是家长自己的事,不能一味依赖老人、学校。如果实在没人接送,完全可以送去晚托班啊。现在做老师的多不容易,自己班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管,每天还要被调皮的学生气得半死。家长对付一个孩子的作业都崩溃了,老师每天要面对四十几个孩子,头不大是假的。遇到家长理解,老师辛苦也值了。遇到不理解的,还得受气。所以这个政策我看悬。
●把老师的劳动变得廉价,反而让家长和老师成了对立面,为什么不让老师和家长讨论出一个双方都认为更合理的方案呢?
●这个政策真是……无力吐槽。为什么不能购买社会服务,由学校或教育部门监管?
我是理性派,应该这样看——
●先不从“教师负担论”来评议此事,我们是否应该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来理性地分析一下:如今各行各业什么人都敢对教育指指点点一番,有的显得比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还专业。可是你们知道不?用“教室”挤压学生的自由活动和生活的空间,绝对不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当学生的世界里只有学校,只有教室时,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社会责任、社会交往能力、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和时间。
中国学生在这方面本来就“落后”,这样只会更糟糕。孩子在校是集体学习,在家是独立学习。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集体学习时间过长,会导致独立学习的能力发展滞缓,后期发展就会堪忧。独立性和责任感是教育成功的两条铁律!这就是常识,可很多家长和社会人士偏偏不懂这些。今天的因会成为明天的果,期待理性的家长多一些,再多一些,静待家长的选择了。
惠民的晚托班,怎样才能让各方都满意
必须承认,杭州市这次推行的小学晚托服务惠及民生,是一件好事。
学生放学后家长无法及时接送,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早在10年前,杭城很多小学都有“困难班”,后来被教育部门一纸禁令叫停,结果就是各种校外托管机构遍地开花。虽然只有少部分家庭面临接送难题,但毕竟是刚需。这次政府部门听到了老百姓的呼声,推出晚托服务的举措,应该点赞。
不过,政府既然要做这样的民生实事,应该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尽量满足方方面面的需求。
为什么老师反对的居多?前面的评论已经说得很清楚,老师累啊。除了工作,他们也有孩子要接送,有老人要奉养。额外增加工作,没有人会心甘情愿。有老师说,宁愿不要那点报酬,也不想再加班。
家长也有反对的,他们会担心,在老师不情不愿的前提下,学校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托管服务。如果仅仅是把孩子看起来,而不能提供拓展性的课程服务,这个晚托班就没有多大意义。
解决起来其实也简单。首先,必须要给老师足够的报酬,让老师心甘情愿带班。其次,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晚托服务,开展各种兴趣培训和培优补差课程。当然,就目前的政策,第二条学校做不了主,想做也不能做。那么,在政府层面,为什么不能出台符合家长意愿、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政策呢?现在,家长花费在校外培训上的钱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开始整顿培训市场,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供相关的服务呢?这样,既能给培训热降温,又能减轻家长、学生负担,还能增加老师收入,可谓一举数得。
真正的民生实事,必须是各方都能得到实惠,都能真心实意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