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实习生 戴欣怡 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如果鲁迅用微信,他的朋友圈会是怎样?
最近,这个脑洞让杭州的一群初一学生玩嗨了——“如果鲁迅有朋友圈,他一定是怼天怼地的‘怼王’。”“肯定会吐槽阿长逼他吃福橘。”“他去日本留学,估计会发樱花和富士山的照片。”“长妈妈好不容易找来的山海经,鲁迅肯定会发朋友圈感谢的。”
这个设想,来自杭州高新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郑金平,国庆长假前,他给七年级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以鲁迅或者《朝花夕拾》中角色的名义发朋友圈”。
为什么布置这样一份特殊作业?
郑老师的理由很充分,在新考试大纲里,语文学科对名著更加重视,但名著通常比较严肃、有距离感。如何用一种更熟悉的方式,让学生亲近名著,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长妈妈、藤野先生、寿镜吾、范爱农……这些都是《朝花夕拾》各篇文章中的人物。如果把没有联系的角色,转化成互相关联的朋友圈,让他们从书本里走出来,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
由此,郑金平想到了用“微信朋友圈”表达。比如,鲁迅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阿长送给他的《山海经》,长妈妈就会回复“这本书真难找”,藤野先生在下面点赞后评论,“没看过,但看起来不错。”书中两个不相关的人物就以朋友圈的形式有了奇妙的联系。
“正好国庆假期,我就给他们布置个好玩的作业,要求以鲁迅或者书中其他人的名义发朋友圈,底下的点赞、评论至少要有五六个人物出现,而且口吻必须符合原作形象。”郑老师说,“当时没有讲太多要求,让他们自由发挥,最后还挺出乎我的意料。”
发个朋友圈,听上去很简单,但要想符合当事人口吻,就必须对书中人物形象进行揣摩。“说到底,这是对原作人物形象解读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