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课堂搬进老师家客厅 一屋子藏品成了教科书

一本本泛黄的藏书,一枚枚勋章,背后是感人的红色故事

2019-06-10 08:19:32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陈素萍 摄影 吴鑫 杨子宸 盛燕丹

1.jpg

  鲍老师请学生们来家里上课。

2.jpg

  每一枚勋章的背后都是感人故事。

3.jpg

  学生们认真地记着笔记。

  红色收藏品,是红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仅是革命文化的载体、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是一种优质教学资源。

  日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鲍展斌把课堂搬到自己家里,把红色收藏品引入思政课堂,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各类红色收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与点评,不仅使红色收藏品活起来,而且使思政课变得生动有趣。

33年磨就一门思政课

  红色藏品成了活的教科书

  马克思传记连环画、毛主席像章、《矛盾论》和《实践论》早期单行本、红军时期的借谷证、抗美援朝时期的捐款汇单……在鲍展斌家的客厅里,红色收藏品铺满了一大桌子。

  从22岁教课开始,鲍老师从事思政课教学33年。与此同时,他还是收藏达人,特别是对于红色文物收藏情有独钟,通过33年的积累,目前他家里珍藏着各类红色收藏品2000多件。

  这些年,鲍展斌上得最多的一门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本原理本来就非常抽象,如果上课还干巴巴的,便成了空对空。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收藏品能不能用来辅助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

  当鲍老师第一次将收藏品带进思政课堂,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之后,鲍展斌经常把红色收藏品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道具,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讲藏品背后的革命故事及蕴含的哲学原理,引导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在学校课堂上,我一次最多只能展示几件收藏品,今天把同学们请到家里,可以让大家多看一些,多了解一些。”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这堂思政课上,鲍老师首先拿出了珍藏的一枚淮海战役纪念章给学生观赏,并讲解道:“陈毅同志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方面的积极支持,解放军才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接着,鲍老师又拿出了一枚珍藏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与大家分享:“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枚纪念章也有70年历史了,它是1949年4月21日华东军区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而颁发的。”

  “这枚纪念章背后,有一个感人的革命故事。20多年前,我在我老家附近认识了一位张富清式的革命英雄。他曾经是解放军战士,在渡江战役中光荣负伤,一只眼睛失明了,之后他就回家务农。这位老人一生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鲍老师双手捧着纪念章,动情地说,“老英雄把这枚珍贵的纪念章赠送给我这位专门收藏红色文物的思政课老师,嘱咐我要传承革命精神。70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当年革命前辈们流血牺牲,才有了新中国。”

  “这些文物,见证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持。”课堂上,鲍展斌陆续拿出各个时期的红色文物,涵盖了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5年,毛泽东同志总结抗日战争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时,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从这些红色文物中,同学们应该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听课学生感触良多

  立志成为红色文化的传人

  拿出一件件红色文物,鲍展斌侃侃而谈,以故事的形式自然地授课,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啊”,“哦”,“是的、是的”……眼睛、耳朵都被带动起来了,大家时不时发出一句句走心的感慨。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当天到场听课的同学,是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来了十余位。他们拿着笔不断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兴奋而又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泛黄的藏书、文献资料,仔细观看着每一枚纪念章。

  学生姚雯雯说:“鲍老师讲授红色收藏品背后的革命故事,对我们青年学生了解红色文化遗产、传承革命精神非常有帮助。我们要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人。”

  学生徐萌萌说:“从这些红色文物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鲍老师对祖国的热爱,以这种形式上课,大家都能全身心投入,我们也能更真实地感受革命精神,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

  “通过‘与红色文物谈心’这堂课,我们深刻领悟群众史观的真谛。通过不断学习体验,我们将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言,“鲍老师常在课堂中提到,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一代又一代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传承、创新。

  让红色文化遗产活起来
  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当前,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任务尤其要紧。让红色文化遗产活起来,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培养大批革命事业的传承人与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学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紧迫课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我们思政课老师要积极探索红色文化遗产体验式教学模式,使新时代高校师生自觉成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遗产的主力军。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鲍展斌

标签:学生;老师;红色收藏品;红色文物;纪念章;马克思主义;上课 编辑: 李爱红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