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师生远隔千里,网络在云端连起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线下课转移到线上,同学们在线学习效果怎么样?同学们对在线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同学们是否存在困难?为全面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线上教学实施情况,进一步增强当前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云会面”、“云访谈”、“云调研”等系列“云上组合拳”,及时跟踪问效。
3月12-13日期间,学校召开了9场线上交流会,与学生隔空交流,聆听学生心声。各分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务处、质管办、学工部、信息资源中心、校级督导及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与“云会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慧波和总督导何明友分别出席化工学院、建工学院在线交流会。
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就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课程资源供给、在线教学及管理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广大同学既表达了战胜疫情、共返校园的美好愿景,又充分体现了他们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的真挚情感。各分院、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认真听取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做出答复和解释,得到在场同学的理解和认同。
化工学院环境3192的张知情同学说:“尽管疫情严重,校长和老师们却不顾个人安危,来到会议室听取我们的心声。会上,同学们通过网络,畅所欲言,列举问题,给出建议。大家都认为会议既高效又安全。虽然与老师们隔着网络又隔着口罩,但心理距离并不遥远,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静待春暖花开!”
“对我们教学秘书来说,怎样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秘书刘玲燕老师说道,“这次在线交流会中,学生代表从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线课表、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是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渠道,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诉求,作为教学秘书我们要做好教、学、管三方的协调和沟通,使我们当前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
建工学院副院长黄丽莉老师说:“今天的学生代表在线学习交流会,同学们从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也分享了在线学习方法和经验,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虽然这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但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乐观与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在线学习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地完成这个特殊时期的学习任务。”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慧波表示,感谢学生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倡导“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目的是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开学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教管会全体成员利用闲暇时间忙碌在云端,对全校200多个教学班级学习委员开展“云调研”、“云访谈”,共收集了100多条建议,提交给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从学生的视野出发,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新渠道、新模式、新方法。学校先后提出“没有学生参与的管理是不完整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管理”、“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成为学院的主人”等理念。
第一届大学生教管会成立于2006年,在教务处、团委直接指导下,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管理部门的主要助手和服务学生的一扇窗口。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主要内容为:信息调研、助学服务、教学检查、工作坊、兴趣小组专项管理等。
化工学院环境3182孙芳洁同学说:“大学生教管会是在学生学习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之间建立起的‘信息反馈通道’,让同学们反映问题有渠道,沟通有平台,献策有途径。大家都会自觉关心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积极配合老师做好教学管理的服务工作。”
艺术学院数媒3180蔡辰飞同学说:“参加大学生教管会,不仅有助于我们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挥。”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为大学生教管会配备了5位业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学校教育教学文件制度,对学生调研、访谈技巧进行培训,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更加‘专业化’。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大学生教管会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活跃在教学第一线,随时反馈各类教学信息 ,使我们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教与学的动态以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不仅促进教学相长,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中的可行性、有效性,更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尝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心系学生,于第一时间发布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致全体同学的一封信》告知学生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的整体安排,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全面摸排,避免少数特殊情况的学生错过线上教学。对于身处偏远地区,无法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各分院也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院还组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为学生赠送流量,助力学生在线学习。还为学生提供线上疫情知识学习、心理辅导及援助,用关爱传递战“疫”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