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皋陶故里、淠河之滨,坐落着一所风景秀丽的“岛上高校”——皖西学院。作为皖西学院二级学院之一的法学院法学专业自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文理兼招)以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法学专业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该专业2011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是学校首批A类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7年获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特区”,2018年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法学院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研究成果3次获省领导批示。
近年来,皖西学院法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为目标,顺应社会转型发展及其对法学毕业生的新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努力打造一流法学本科。
以办学理念转变为先导,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较单一,就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教育理念上强调学生运用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即法律纠纷的事后解决,可称之为“治疗式”教育。在传统教学理念下,课程的设置以专业课程为绝对主导,教师也围绕这一目标定位组织教学,学生在一种固定的职业定位下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学习,而忽略了法律以外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摄入。而在当今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司企业等非传统领域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学生毕业后一旦不能在传统领域就业,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当今社会,如何预测和管理法律风险已成为公司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公司企业的法律事务不限于纠纷的事后解决,而更注重纠纷的预防。因为一旦发生纠纷进入诉讼,必然会增加“诉累”,如果缺乏前期的预防工作,很可能还会招致败诉的后果。因此,公司企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更需要能够及时对风险作出预警并提出化解对策的法务人才。需求决定供给,要实现法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顺利对接,就要在法学教育中引入“预防式”教育,实现“预防式”教育与“治疗式”教育并重。
基于对传统办学理念的反思,皖西学院法学院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实行“预防式”法学教育与“治疗式”法学教育并重,法律与经济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培养既具有法律纠纷解决能力又具有法律风险防范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和新战略,法学教育在于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法治人才。皖西学院法学院对标国家教育部门“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的有效度。
由学校单一主体培养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建立学校与法治实践部门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新机制。深化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的实质合作,成立法学专业建设和发展委员会,吸收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企业经营管理类课程模块,开设法学与前沿科技交叉的课程,实现法律与经济的融合。与实务部门合作开发应用性课程,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实务专家走进课堂给学生授课、举办专题讲座。
实施“2+0.5+1+0.5”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二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选择企业法务方向的,大三上半学年(0.5)在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由企业选派指导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其他学生在相关法治实务部门实习;实习结束后,再回校接受为期1年的针对性教学。
构建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实践学分比例。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差异,从法学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贯穿本科4年学习全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实践课程学分比例,目前实践课程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达32%。
以“三大改革”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小班化教学。按30名学生左右设置一个教学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教师能够给学生在学习上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行案例式教学。精选典型案例和热点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案件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法官等角色,参与案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探寻案件产生的原因,找出其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化解法律风险、避免法律纠纷产生的对策。实行研讨式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均安排8—16学时用于研讨,还专门开设刑法案例研讨、民法案例研讨、商法案例研讨、经济法案例研讨、知识产权法案例研讨等课程,引导学生对法律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研讨课程均邀请实务专家参与授课。
二是实施考试模式改革,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考核成绩占20%,主要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外阅读情况、研讨发言情况等评定;自选考试项目成绩占20%,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考核项目中任选一项或多项,也可以结合自己兴趣自行设计项目经教师同意后完成,自选考试项目侧重于实践训练,成绩评定主要依据项目完成质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控制在60%,随着改革的推进,今后这一比例还会继续降低。平时考核、自选考试项目考核均在学期学习过程中完成;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由学院统一委托省内外重点法学院校命题,授课教师考前不接触试卷。考试模式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引导教师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该项改革2008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三是实施毕业论文改革。改变传统毕业论文单一写作模式,实现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突出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根据《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施方案》,实践案例评析、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项目成果、获奖作品、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均可替代毕业论文。实践案例评析形式的毕业论文,就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跟踪一个自己参与办理的真实案件,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或分歧观点,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法理分析,同时收集案件的相关材料和实习过程材料。这种形式的毕业论文真正体现其实践性特点,真正训练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目前,法学专业约50%的学生选择撰写“实践案例评析”形式的毕业论文,有少数学生以大创项目成果、学科技能竞赛或“互联网+”大赛获奖作品、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替代传统的毕业论文。该项改革2015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以“政法周末大讲堂”为载体,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皖西学院法学院于2009年10月精心打造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政法周末大讲堂”。讲堂立足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讲堂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宽领域高品位构建内容,通过采取学术讲座、专题报告、访谈等多种形式,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企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围绕学科前沿、社会热点以及学生密切关注的学习、生活与就业等问题,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讲堂从学生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到完成学业离开校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策划,确立相应主题,涵盖入学教育、人文熏陶、理想信念教育、学术熏陶、职业能力培养、感恩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讲堂也承载着“思政功能”,和“第一课堂”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截至2019年春季学期,“政法周末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122期,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政法周末大讲堂”2012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获批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学成果推广项目,受到省领导的关注和批示。
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和特色化发展,皖西学院法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3年,法学专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占15.6%,考取公务员的比例占25.3%,两项合计占毕业生总数的40.9%。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直保持高通过率,连续多年在50%以上,曾两次出现一个寝室学生全部通过司法考试的喜人现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据第三方调查统计,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毕业生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满意度平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