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趁暑假,补一补习惯培养

2019-07-15 17:21:30 来源: 浙江教育报 记者 朱丹

  “早上爱赖床,晚上不肯睡”“做事拖拖拉拉”“沉迷电子产品”……进入暑假,不少家长在网上吐槽,离开了有规律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孩子变得松懈了。

  每到假期,孩子的习惯培养成为家长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更为迫切。在一些专家看来,幼小衔接最需要补的其实是习惯培养,这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培训都更加重要。家长该如何利用这个假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一些教师和家长。

  做好时间管理

  采访中,不少教师认为,小学和幼儿园在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有较大差异,作息时间调整是孩子最先应该了解和适应的。

  “在早睡早起方面,大班幼儿已经做得不错了。然而,一旦到了暑假,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有所松懈,晚睡晚起现象十分常见。”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殷辉辉建议,为保证孩子在入学后能有充足的精力学习,家长应从假期开始就按照小学的作息来安排,比如晚上尽可能地让孩子9点之前入睡。“在调整作息前期,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督促,待孩子适应一阵子后再放手让其看时间,到点自觉上床睡觉。”

  不久前,杭州市西湖区文新幼儿园邀请已经毕业的哥哥姐姐们回园分享自己的一年级生活。“每天早上6:30就要起床了,7:45之前要到学校,每天有6节课,每节课有4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你们要在计划好的时间里完成这些事情,不然的话,时间就会不够用。”在介绍小学生活的同时,哥哥姐姐们展示了一个“法宝”——闹钟,借此来告诉弟弟妹妹们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于是,该园大班幼儿决定实施“21天打卡计划”。孩子们根据自身情况,如从家到小学需要的时长,每天早上洗漱、吃饭需要的时间等,来制定自己的小学生活一日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制的《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宣传手册也提议,在暑假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议并制订作息时间表,按照时间表来逐步调整生活作息,进而形成时间观念。

  养成规则意识

  “暑假一开始,我和孩子就制定了时间表,要求孩子每天按时完成阅读、运动、整理等任务。但没过多久,孩子就坚持不下去了。”面对孩子不愿意遵守事先商量好的时间作息计划,来自杭州市余杭区的许女士向记者袒露了自己的焦虑,“等到9月开学,孩子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该怎么办?”

  事实上,根据许女士描述,孩子暑假期间由家中老人照看,他们常常允许孩子打乱时间表,比如偶尔睡懒觉、延长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包揽孩子的任务等。“孩子的自律性需要在生活中培养,而家长必须给孩子做好表率。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轻易打乱时间表,尤其不能因为自己的时间、心情而改变对规则的执行。”长兴县和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王月苗说。

  “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方面,家长自身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任何时候都要温柔而坚定,让孩子知道规则是底线,从而懂得遵守规则。”杭州市紫阳幼儿园教师蒋业告诉记者,该园近年来鼓励每个大班幼儿制订暑期计划,其中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父母的陪伴。她认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标配”。

  提高自理能力

  “到了上课时间,很多孩子连课本和文具都没有准备好。”“有的孩子总是把书本、文具胡乱塞进书包,常常丢本子、橡皮和笔。”“很多孩子的抽屉总是乱糟糟的,无法保持整洁。”……在与小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收到了来自小学教师的这些反馈。

  由此,该园教师针对某大班进行了调查,发现该班33名幼儿中,只有4名幼儿的抽屉是整洁的,其中两个还是由家长帮忙整理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他们的反思:在以往的幼小衔接活动中,涉及幼儿收纳整理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内容较少,教师平常往往以语言提醒,却不知道如何“教”幼儿整理;而家长较为重视孩子入学前的知识准备,忽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思考,该园通过“准备春游小书包”“学会整理小抽屉”“来做班级管理员”等活动来引导幼儿学习物品整理。同时,该园还向家长发起倡议,让幼儿在家自主整理物品。

  “生活中,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长应该做到不帮忙。”绍兴市阳明幼教集团教师钱琴娟说,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妨从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准备第二天的衣物,整理自己的书包。“这些生活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往往会影响其学习效率。”

标签:孩子;家长;暑假;生活;幼儿园 编辑: 隋雪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