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专题 > 专题稿件库  

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笑钦:为着心中的信念而“奔跑”

2020-05-11 11:20:03 来源: 浙江在线

6.jpg

  未会面之前,我在想一个37 岁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当看到采访对象时,背着双肩包、一张娃娃脸和善意的微笑—很普通的样子,没入人群可能无人关注,很难想象会与德国洪堡学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青年拔尖)人才,还曾因科研突出受到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接见联系起来。恰恰这个普通的青年,在近期刚刚公布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名单里,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就是温州大学最年轻的一位院长——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笑钦。

  十年寒窗 回家从教是一种情怀

  1982 年出生的张笑钦,和多数学霸一样,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亮眼——他以高出温州中学30 多分的中考成绩被瓯海中学录取,在中南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中科院读硕博连读……人生轨迹书写得如预期完美。身边的同学毕业后都毫无悬念地被高薪聘请到各大企业工作,其中,也包括他。但是,家乡有乡情,家乡有家味,如同他说的:我回到温州,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温州生我养我培育了我。

  当老师一直是他的志愿。2010 年,他博士毕业到了温州大学工作。当时,妻子刚怀孕,刚刚入职的低微收入让他一度陷入窘境。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执着于工作。两年后,他顺利拿到了副教授职称;2016 年,被提任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同年,被学校破格提任正教授;今年6 月开始担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短短几年时间的迅速成长,其间的辛劳不言而喻。

  学生的事情无小事,老师的爱是大爱。用大爱之心,事事投入,全力以赴,是他的做事准则。2010 年,他开始担任班主任,不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积极投入学科竞赛。当时学校从2003 年后就一直没有再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国家奖,这对他又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接下去的时间里,他开启了“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2 年到2017 年的五年多时间里,学院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十多个一等奖和二等奖,张笑钦的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提及成绩,他总是轻描淡写地笑侃自己:“我特别死心眼,认准的事,必须一条道走到黑。”

  张笑钦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知道大学期间学生最需要什么,他说:“大学四年特别美好,所以学生这几年的学习和尝试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 年,他看到当时来自安微的大二学生张良玉与校友合办了温州演亿家舞美有限公司,2013 年,校企合作又成立了欢乐袋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其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欢乐袋鼠公司遭遇到严重的运营危机,一度面临破产境况。张笑钦立马找到张良玉,深入探讨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中潜在的巨大商机和新媒体在未来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经过反复沟通,张良玉马上开始着手筹备“掌上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至此迎来了属于他的新媒体时代。2013 年10 月10 日,在张笑钦的悉心帮助下,他的温州红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掌上大学”逐步发展成为提供校园营销服务的SaaS 平台。这个项目获得“创青春”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浙江省“互联网+”竞赛的金奖,并获得青松基金、赛伯乐等多轮融资。张良玉成为入选福布斯中国2018 年30 位30 岁以下精英榜一员、2019 胡润Under30s 创业领袖之一。所有努力的背后,都因为有一盏“明灯”分外有力的指引。

  谈及张良玉的努力和成绩,张笑钦的笑容欣慰且有力。能和学生并肩齐驱,力所能及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他对自己属于老师的成就感溢于言表。他说自己肩头的责任更重了,因为他希望在他的帮助下,能有更多的“张良玉”脱颖而出。

t.jpg

  张笑钦主持2019 世界青年科学家( 温州) 峰会分论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

 勤勉工作 醉心科研是一种热爱

  张笑钦常常形容自己是一个长跑运动员,因为他总是会为着一个目标而不懈“奔跑”。这也是他始终坚持的“科研精神”。

  刚刚博士毕业他就结了婚,当时孩子尚小,初为人父的张笑钦不仅要照顾好家庭,还要专注于科研工作。每天晚上照顾完孩子入睡后再转身去书房工作到深夜,十年如一日,这已然成了他的习惯。行政会议、专家评审、协会工作……从每月出差到每周出差,长期的出差成了家常便饭。他有时间总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也特别喜欢和这位年轻的“院长老师”交流心得。他说,每一个学生的可塑性很都强,希望通过他的一点力量,可以加速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他的电话不断,未读信息显示已达几十条。谈及这次获得的“优青”项目,张笑钦微微一笑:“真的不容易!”他从2005 年就开始探索研究“视频目标跟踪”项目,从最初的精准分类到技术层面的细节分析,他和他的团队攻克了无数个新问题,当中也不免饱受质疑,但是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坚持走下去的初心。

  2016 年,他开始申报立项,第一年申报失败、第二年、第三年,依然以失败告终。连续的失败让他一度陷入泥潭,他开始反复研究内容缺陷,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四处学习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申报的第四年,顺利通过,他也终于在此时松了一口气。项目的通过不仅是对工作过程的肯定,更让他对接下来的科研工作坚定了更强的决心。

  科研学科两手抓,是作为院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是打造学科高峰的关键时期,地方产业与学科的结合尤为重要。温州的地区基础偏弱,要留住人才必须要在本地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建设和引进优质平台。”张笑钦说,要成长就是要走出去。为此,他积极和温州各大上市公司联系沟通并达成共识,借力温州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推进和加速学院产教融合的真正落地,并且鼓励学科老师积极投入合作来反哺学院,和学院共命运同发展。接下去,在学院现有的国家一流专业和省一流专业基础上,他还准备着手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让学院的学科建设更加体系化、系统化。

  采访将要结束时,他打开笔记本,上面记着陈伟俊书记在中国·温州民营企业人才周上的号召:“瓯越大地战略机遇叠加、高端要素汇聚、创新动能加快释放,处处充盈着生机与活力,时时孕育着希望和机会,正是各路英才寻梦、筑梦、圆梦的好时机。”他满怀激情地说,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越来越好。《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中提出的“到2022 年,在关键领域、基础能力、企业培育、支撑体系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成为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引领区、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战略,是他的梦,是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梦,“追梦人”必须努力奔跑,理应主动参与、贡献力量。

标签:人工智能;温州大学;浙江省;温州;张良;学院院长;科研;学生;青年科学基金;计算机 编辑: 林辰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