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杭州职高生 毕业后去哪里了?

2018-05-04 10:50:08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记者 姜晓蓉 张宇璐

  申通时代汽车公司的技术总监江海荣

  杭州职校的毕业生们 学校供图

  近几年,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始终保持大体相当。也就是说,杭州近几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在25000人左右,按照录取比例,不管大家如何选择,近一半学生最后的去向会是中等职业学校。

  而这一个群体面对的,可能是他们自己都不太熟悉的职业教育。

  这几年,杭州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职业教育,从原先的就业教育,教些简单的技能,到现在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早已发生了巨大变革。

  而职高生就业甚至比很多大学生更容易。数据显示,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2017年为99.02%,专业对口率达到88.78%。有职高校长骄傲地说,有的学生还在读高二,已经被用人单位预定了。

  以前,读了中等职业学校,最后只有直接就业一条道路。现在,读中等职业学校后,可以考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甚至还可以读研究生。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也已经初步建起来,并愈加通畅。

  以前,不少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去普通高中,去中等职业学校是读不了普高下的无奈选择。现在,不少中职学校录取了一些分数接近优高,自己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学生。

  以前,很少有高知家庭会选择把孩子送去职业学校。现在,部分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家长,在孩子比较优秀的情况下,也在主动了解和选择职业教育。这些家长的职业包括了教师、公务员、企业主、医生、律师等。

  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杭州一所职高校长分析,一是对现实利益的盘算,现在很多家长知道通过职业教育,孩子升大学升本科找工作,途径非常畅通,甚至更加容易。其次是教育观的变化,这些家庭不需要靠着孩子考大学改变家庭,他们更加注重让孩子愉快地工作生活,找到自我。

  有职高校长语气坚定地说,“读中职学校真的不是一件让人丧气的事情。社会需要硕士、博士研究生,也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蓝领工人。每个类别的人才,都有成长的空间。

  “老人家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都缺技术工人,不少国外职业院校都在向杭州职业学校的学生伸出橄榄枝。”

  还有业内人士说,杭州学生很幸福,现在是读中职学校最好的时期。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只要你足够努力和优秀,都有巨大上升空间。学生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升学、就业或者留学,他们最后都能走向成功。

  职高生毕业后去了哪里?今天,我们就用最详实的样本告诉你。

  初中毕业,女儿读普高还是职高?

345.jpg

  叶培梦一家三口 受访者供图

  12年前杭州一家三口为这个问题激烈讨论

  现在终于有答案了

  五一假期的一个下午,我和叶培梦一家约在凤起路地铁口的咖啡馆。

  下午两点的咖啡馆安静闲逸,仿佛独立于闹市存在。

  “你好!”身穿红色夹克,踩着黑色细高跟的叶培梦推门进来,身后跟着她一脸和顺的父母。初见这一家子,女儿有着妈妈开朗的性格,也遗传了爸爸温和的眉眼,还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干练。

  面前这个自信的女孩叶培梦,是杭州小有名气的英文导游,杭州市政府授予的“优秀导游”。2016年,她还作为杭州导游,接待了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

  我们四个人围坐在小圆桌,平分四角,就像一场严谨的圆桌会议。在12年前,叶培梦的家里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场面。那次他们讨论的议题是:读普高还是职高?

  “培梦”这个名字起得很妙,是她的爷爷起的。想必,爷爷也希望孙女能过得自由快乐,实现自己的梦想。

  确实,现在的培梦过得很充实精彩,拿起行李箱说走就走,就像下楼遛个弯儿一样简单。她经常作为本地优秀导游代表接待来自国外的商务游客。在杭州时,她就像一张金名片,向世界讲述杭州的故事;当她拎着行李箱赶往全国各地,她也同样是一名优秀的领队,引领外国游客无障碍地完成会务、行程。

  但初中的她,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培梦默默给爸妈倒上刚点的红茶,看了一眼天花板说:“初中的生活简直太黑暗了,差点把一个活泼自信的我都吞噬掉!”表情像是在回忆一场噩梦。

  当初,培梦作为体育特招生被杭州一所民办初中录取。进去没多久,她就感受到了格格不入。

  “当时我的文化课在班上从来都是倒数五名,怎么努力学都赶不上去。我的英语常年是全班第二,倒数的。英语课上,我一个单词都不敢往外蹦,连一个apple都拼不对!”

  其实在学校,她并不是一无是处,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老师,很欣赏培梦的组织能力,经常让她组织班上的文艺活动,还让她和成绩最优秀的班长同桌。

  可是这些并没有完全帮助她走出自卑。一次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说:“叶培梦,你这样的成绩,以后只能给别人擦鞋!”这句话就像晴天霹雳,一直刻在她的心里。

  初三上半学期,培梦妈妈又接到了这个数学老师的电话,电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内容就是劝培梦父母给她办理转学,不要影响班上的中考成绩。培梦妈妈的态度也很坚决:不同意!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转学无疑是对女儿又一个晴天霹雳。

  临近中考,一家人面临选择。这时候,培梦的成绩有上普高的实力,但同时,她也慢慢开始了解职业教育,陆续跑了几个招生说明会。

  2006年,杭州中考采用的是先填报志愿后出分数的方式。最初,培梦的志愿同大多数人一样,以分数优先,第一志愿填的是一所普高,第二志愿则是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3+2班。

  “拼一拼普高,职高保底。”这是他们当时最简单的想法。但在志愿提交截止的最后一天,培梦却跑到爸爸妈妈面前说:“我想改志愿,直接把旅职提到第一志愿。”

  有读普高的机会,以后努力一下说不定还能冲个本科,为什么不试试?家里有过一阵激烈的讨论。

  当时,15岁的培梦冷静地给爸爸妈妈列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我在初中阶段就已

  经这么累,如果勉强进入普通高中,我的生活可能依旧不会改变;其次,就算进入普高,三年后我依旧要面临一次职业的选择,倒不如现在就开始明确目标,为之努力!职业教育不一定比普高这条路差,我相信自己。”

  听完这些,夫妻俩决定妥协。

  培梦妈妈说:“当时,她确实很累,每天晚上写作业到凌晨两点,睡四个小时又要起床上学,付出了十分努力还是得不到回报,我们实在不想让她再过这样的日子,不如就干脆点换条路走。现在想来,这个决定没有错。我们身边也有当时和她情况差不多,最后坚持去普高的。成全大人的面子,孩子却很痛苦,不值得。”

  培梦的这个选择并不是一场狼狈的逃亡。职高生活很充实,她也慢慢适应这个职高生的身份。但身边的人却总是投来异样的眼光。

  她开玩笑地说:“我们那个时候正流行‘非主流’,很多职高学生头上都是红红绿绿的。大多数人也都对职高有偏见,觉得职高生就是不好好读书,打架早恋。”

  培梦妈妈点了点头:“那时候带着她上街,遇到熟人,总会问一句,你女儿在哪里上学?我一说职高,大家都不相信。一种是觉得你怎么把好好的女儿送到职高去?还有一种是觉得她头发扎得干干净净,马尾辫,一点也不像职高生。但是我还是很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女儿就是职高生,职高生也没什么不好!”

  说另类,当时的叶培梦确实有些“另类”,她的“另类”不在服装发型,而是她放学后赶着去上英语培训班的身影。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开始对旅游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学校的专业课抓得很紧,质量很高。除了基础文化、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课程外,我们还会学习一些涉及酒店管理的课程,比如摆盘、礼仪等,可以扩大我们的就业方向。而我也逐渐意识到,现在的中文导游太多了,我必须要有一门自己的法宝,才可以脱颖而出,比如第二门语言。”

  高一下学期刚开始没多久,叶培梦就跑到妈妈面前说:“我想报英语培训班!学好英语,就能有更宽广的路。”当时,培梦妈妈可能有些蒙,不知道英语常年吊车尾的女儿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勇气。

  上一次面对如此坚定的女儿,就是在她决定更改中考志愿时。所以这一次,妈妈还是选择站在女儿这一边。趁周末,她陪女儿跑遍了杭州的英语培训机构,爸爸则镇守后方,准备好一桌饭菜在家等她们。

  经过对比,培梦选定了一家中外教相结合的外语机构,更适合当时英语基础薄弱的她。而妈妈也二话没说,当场交了一万多块的学费。

  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高三结束,培梦就把英语培训班的坐标放进了自己的生活地图中。每天下午3:50放学后,她就骑着自行车,从旅职葵巷校区骑半小时到达潮王路的培训班,风雨无阻,一直坐到晚上9点钟培训班关门,周末也干脆在培训班泡一天。

  “那时候,我爸妈老抱怨一周也见不到我一次。别人放了学都是吃吃喝喝逛逛街,只有我一头猛扎在培训班,但由于基础薄弱,短时间内在成绩上其实看不到太大的进步。那时候,有同学当面跟我说:‘叶培梦,大家都是职高生,你装什么装,装给谁看?’哈哈,当时在他们眼里,我可能真的特奇怪吧。”

  高三结束,培梦以班级专业课第一的成绩直升进入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当时,班上不少同学都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高毕业生,老师总是觉得,这类学生会比职高毕业生基础更扎实一些。没想到,“另类”的叶培梦又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可能是身为职高生的危机感吧,我每天五点半出门,晚上11点回到寝室,室友都说我把寝室当旅馆。那时候,我有一个计划本,上面记录着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精确到了分钟。”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在叶培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学校期间,她陆续获得全国导游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导游大赛三等奖,“浙江省十佳导游”称号,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出了英语导游证、领队证,并专升本进入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通过了日语能力二级考试……

  进入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优越性也慢慢在她身上体现出来:“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学校和社会之分,而是一直保持着对外的连接。从大一开始,我就通过学校活动陆续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和一些旅行机构保持联系,人家有活儿喊我就去,也没什么能力去挑,那时就开始主要进行外宾的接待。”

  “我跟大多数女生一样,方向感不太好,最开始的时候找不着路,有些尴尬。不过现在慢慢地学会了问景区工作人员,看手机地图,难不倒我!”

  得益于上学期间积累的财富,毕业后,叶培梦很顺利地进入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越来越密集,能力越来越强,在旅游旺季,常常一个月只能休息2-3天。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导游自由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选择权。她很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也常在工作中邂逅好故事,比如和来自以色列,带着孙子出来环球旅行的奶奶一起闲步清河坊,聆听他们带来的趣事……

  培梦说:“从过去到现在,不少职高生都会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自我放弃。其实,我们只是更早一些确定了自己想走的路,更早一些为此努力罢了。12年前选择读职高,是我们一家最正确的选择。”

标签:技术总监;汽车公司;江海;学生;职业教育;普通高中;职高校长;孩子;家长;毕业生人数 编辑: 李爱红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