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李风啸 赵颖)我国首家以非洲文明为主题的博物馆、我国首家旅游专题博物馆、浙江首家音乐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在哪里?你恐怕不知道,它们都“隐居”在浙江的高校校园里。
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其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沃土,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也是凝聚大学精神的智慧摇篮。高校博物馆在满足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目前,全国高校博物馆多达近400座,我省高校博物馆已达20余座。作为博物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补充,我省高校博物馆的利用状况怎么样?它们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怎样的功能?要让高校博物馆价值尽现,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省内多所高校博物馆。
立体教科书 有力支撑学科建设
“课余时间,我们不在图书馆,就在博物馆。”这是中国计量大学的学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什么是博物馆?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周娴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中国计量博物馆就像是一本‘立体教科书’,翻开它,我们发现,‘计量’是朴素的、亲切的、触手可及的。”在她眼里,参观博物馆比单纯“啃”教科书有意思。
跟随周娴,我们来到位于中国计量大学求是南楼4楼的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浮雕。左侧是古代度量衡的标志性作品《伏羲女娲图》,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手持矩和规,维护着世界的公平和秩序;右侧是近现代计量器具以及计量在当代科技中的应用。
“这里展示的是‘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计量思想内涵,就像是一幅从古代到近代、展示中国计量文化发展脉络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周娴告诉记者,2017年10月落成的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家计量博物馆,收集了各类藏品700余件。
踱步在17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从日晷、新莽铜嘉量,到国际米原器;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到北宋刘承珪创制戥秤,古今中外的计量器物和计量故事在这里“齐聚一堂”,构成了一部别样的“计量史”,都在无声地指引年轻人将“精思国计,细量民生”记在心头。
计量博物馆开馆半年来,几乎每周都有老师把专业课堂搬到博物馆里。用计量大学老师们的话说,“不仅体现科学奥秘,诠释学科内涵,更是开展始业教育的好地方。”
在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看来,高校博物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眼下,以计量博物馆为依托,中国计量大学在全校跨学科研究基础上,还开展了计量历史与文化、计量与国家治理、中外计量比较等方面研究,开设学校特色课程“中国计量史”,形成学校特色优势,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成为国内外计量历史文化交流的平台。
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国外知名大学一般都有至少一座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标志着近代博物馆的诞生。
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正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一流的大学建设需要一流的高校博物馆,一流高校博物馆反过来促进一流大学建设。近年来,我省越来越重视校园博物馆建设,仅是2017年一年就成立了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博物馆等多家高校博物馆。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首家以丝绸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陈列了千余件(组)丝绸相关藏品。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看来,高校博物馆是离学生最近的教学实践资源。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与学生、与专业结合紧密,馆内藏物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年轻人可感可知,活学活用。
文化金名片 育人课堂启智平台
高校博物馆主要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但对于帮助学生涵养文化品质和科学精神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去剑桥大学的人,都要去费兹威廉博物馆亲眼一睹爱因斯坦的数学手稿,其间激发起的好奇、崇敬和遐想,是在其他场所难以体验的。在浙江,高校博物馆在为高校学科建设搭建平台的同时,也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助推更多公众培育文化品格和科学精神。这也正是大学博物馆立德树人魅力所在。
浙江地区生产的中药材有2000多种,你能悉数名字的有几个?著名的中药材“浙八味”在全国首屈一指,你知道是哪几味?5月2日,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师生开启了一场探索中医药文化的旅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坐落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内的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系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前世今生”。
作为我省首座中医药主题博物馆,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有中药材1800种,动物类药材70种,珍贵药材60种,中药饮片类约300多种,药用和蜡标本600种等。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志愿者告诉记者,这些珍宝有校友捐赠的,有外省博物馆赠送的,也有些是学校师生一起上山下河采集回来的标本。
当天,学生们在动物标本展区内,发现了鼯鼠的粪便居然是著名的中药材“五灵脂”,在医学中运用广泛,是妇科用药的主要原料。穿山甲的鳞片可以助产妇通经、下乳。犀牛角在中医里叫“犀角”,如果高烧不退,刮点“犀角”粉末温水吞服,可马上见效……这些罕见的中药材都是省内中医药专家很多年前的珍藏,令参观的学生们惊讶不已,纷纷表示“长知识”。
作为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平台,中医药博物馆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的合作实践基地。“习神农本草、扬时珍精神,为了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而奋斗终身!”5月10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中草药嘉年华,中医药博物馆的学生志愿者们庄重宣誓。如今,他们除了日常接待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他们还会在博物馆内通过各类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比如以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大家体验草木拓印、中草药染料扎染围巾、制作香包等,用年轻力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少参观者看来,这些博物馆里的瑰宝除了具备欣赏价值之外,还启人心智、引人思考,也成为社会大众的专业学习平台。2010年建成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非洲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据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介绍,眼下,非洲博物馆已从“私家珍藏”转为“公众分享”,每年接待上万名海内外参观者。“非洲博物馆是一个让社会大众了解非洲文明的窗口,更是‘融通中非’的桥梁。”刘鸿武说。
共享新资源 打造高端文化载体
随着高校博物馆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今,高校博物馆已经走出深闺,站在了高等院校与青少年接触的第一线,扮演着“激励年轻人进一步学习以及跨越障碍进入高等学府的重要角色”。还有一些高校博物馆经过推广,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少学生会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博物馆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和宝贝!”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这是不少高校博物馆正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大学博物馆一到假期就关门,这是一个通病,高校博物馆内藏品数量和质量都很好,不对社会开放,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千万别让校门挡住博物馆。”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有专家提出,要想让高校博物馆真正成为打破围墙的游览胜地,除了加大自身宣传力度外,也需要高校具备推介意识,打破囿于校园的视野,不单单把博物馆作为高校部分学科的教研基地和平台,更多地为社区、城市提供服务,不断扩大高校资源回馈社会的多元性。
当今时代,数字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给了高校博物馆新的机遇,而且从技术角度而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顺势发展。
借助科技创新,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典籍,通过对文化器物的研究、展示,赋予文物以温度和光度,既有探索性又有娱乐性,甚至可以更酷,牢牢抓住年轻群体的心,让博物馆变得更接地气,充分发挥博物馆对于提升文化自信的促进作用。
为了加强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展馆内装有手触式电脑,内附《图说本草》《常用中草药》等软件,只要点击屏幕,便有图文并茂的解说跳出来,犹如一堂堂生动的“中医药课”。中国计量大学为计量博物馆“量身定制”了专属的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计量成语故事、藏品故事,让更多的文化故事“跳”进手机屏幕里。
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绸博物馆从筹建到建成只用了10个月。馆长葛建纲说,在建设过程中,开放、共享、众筹的“互联网+”的理念贯穿始终。社交媒体将高校博物馆迅速地放到了用户中间,对于博物馆的知悉度和参与度带来的提升是显著的。我们不但允许在博物馆里拍照,而且布展的时候还有意把环境设计得更“上镜”,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博物馆。“博物馆不仅是陈列展品的地方,也不一定要阳春白雪。博物馆可以设计得有温度一点,从而触动参观者,和他们有更多互动。”葛建纲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博物馆在满足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提升人文研究新内涵,打造高端文化新载体,高校博物馆将成为丰富人才培养的新基地。
高校博物馆若能在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基础上,拥抱更多社会民众,将不只有益于自身发展,也有益于高校文教功能的发挥,最终惠及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