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钱包真是‘压力山大’。孩子上大学要买新东西,这才几天就花了一两万元。新手机、新电脑、新衣服、新箱包,还去做了个视力激光手术……”近日,大一新生家长王萍致电党报热线,感慨大学生开学很烧钱,希望党报呼吁年轻人理性消费。
每年8月底至9月初,都是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集中时间段,各类商家促销战也随着开学季升温。从宿舍里的笔记本电脑到随身便携的平板电脑,从频繁更新换代的智能手机到动辄上万元的单反相机,种类繁多、价格昂贵的电子产品,因为“大家都有”而成为大学生心中的“必需品”。“交得起学费,买不起装备。”……网络上,家长对每年开学高消费的“大放血”怨声四起。
不单单是看似“必备”的电子装备,“开学经济”还大大促进了诸如箱包文具的消费,甚至包括了高档服装球鞋、化妆品的热销。“爱美之心”还促使诸如微整形手术、激光手术等掀起热潮。在浙北购物中心,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采购清单:新衣服、新鞋子、旅行箱……加起来超过3000元。“孩子说,买鞋得买名牌新款才拉风,可一双鞋抵得上半个月的伙食费。真害怕高消费习惯了,在学校里会形成攀比,毕竟学习才是第一位的。”李女士担忧地说。湖州师院大一新生小张坦言自己花钱有些大手大脚:“在开学前夕,自己添置了最新款的电脑、手机、无线耳机,还买了高档化妆品、几套衣服。暑假里高中同学时常聚餐、 K歌,基本上亲戚给的入学红包都用完了。但家人是希望我能将这些钱用在学习开支上的。”
火热的“开学季”令商家收益颇丰,但“繁荣”背后却也折射出隐忧。家长的过度纵容会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加甄别地盲目购买也会使消费变得盲目,也许一些东西千里迢迢“背”到了新学校,却派不上用场。因此,不少市民建议,大学新生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开销,尽量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