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高校  

浙财大"智慧教室"成学生"打卡地" 互联网+,让课堂"活"起来

2018-12-21 09:05:5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赵蕾 汪恒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赵蕾 汪恒)黑板中嵌入高清液晶电子屏,桌子像“积木”一样随意拼接,上课可以名正言顺地“玩手机”……近日,浙江财经大学的“智慧教室”成为大学生们新晋的“打卡地”。

  走进浙财大科技实验楼E506,这间集物联网智控教室、精品录播教室、互动讨论教室、同时异地教学等多位一体的“智慧教室”里,数据科学学院的刘磊老师正在上微积分课。

  “大家用手机打开我发来的链接,然后摇一摇手机,被选中的同学上来回答问题。”刘磊的这句开场白令不少学生活跃了起来。随后,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在投影屏幕上作答。

  台下,没被选中的同学则在平台上匿名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在台上学生完成题目后,刘磊一一投放到教室前的大屏幕上,由全班一起来解决。

  “以前上课都是要求‘手机收起来,不许玩手机’,第一次遇到要求必须拿出手机的情况,我们也觉得很有趣。”学生陈珏告诉我们。

  “我们把手机作为课堂中的一件教具,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上课时刷微博、玩游戏。”刘磊说,更重要的是,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模式被取代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大大增加。

  临近下课,令学生们惊喜的画面又出现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随即一些学习中的公式、例题等直接发送到了手机上。不仅如此,老师写过的板书也都能全部保存下来,学生不会再因为疲于记笔记,而漏听了老师的讲解,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在不少教师看来,95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更喜欢信息化的授课方式;许多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传递,会更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在倒逼教师转型。“随着时代的变化,好教师的标准也在改变,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可能会成为一条新的衡量标准。”一位教师说:“互联网+教学,让教师有了更多提升空间。”

  高教现代化 打出组合拳

  “一块黑板、两支粉笔、三尺讲台”,或许将不再是高校课堂的标配。

  一项名为“互联网+教学”的计划正在我省拉开序幕——日前,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互联网+教学’计划”。同时,《关于加快推进普通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也相继出台。

  “互联网+教学”是什么?一言以概之,就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变轨超车”。

  在不久前举行的省高等学校“互联网+教学”研讨会暨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2018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说,浙江打出了关于“互联网+教学”的一套“组合拳”,颇具首创精神。

  眼下,浙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全省将重点建设20所省级“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到2020年,将建设100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1000项“互联网+教学”省级教学改革案例、1000堂“互联网+教学”省级示范课、100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1000种新形态教材,还要建设100个省级在线教学名师空间等。

  据了解,自明年起,“互联网+教学”工作成果将被纳入高校校(院)长年度教学(或本科教育)述职测评和高校教学巡回诊断检查中。此外,它还将成为本科高校分类评价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业绩考核的重点内容。到2020年,高校30%的课堂要能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并要努力使50%的专任青年教师使用在线课程授课,建设一支胜任“互联网+教学”的教师队伍。

标签:手机;教室;上课;智慧教室;学生;刘磊;浙江财经大学;积木 编辑: 成竞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