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综合  

职业变迁 社会发展的缩影

2018-07-30 19:25:1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底,工作即将满两年的马欢辞职离开了北京某行业报社,转投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一线业务工作。在传统媒体待了两年之后,他最终还是去了新媒体。但是对新媒体,马欢却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微信公众号“进击的阿秀”就是他创办和运营的。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欢的一篇文章获得了超100万的阅读量,让他看到了做自媒体的前景。于是,这两年在工作之余也一直在经营着他的公众号。如今,公众号粉丝接近10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近1万,还有36氪等网络媒体邀请他开设专栏,在自媒体界他也小有名气。自媒体运营者成了他的职业。

  马欢并不是一个个例。如今,很多人利用互联网开辟了自己的新职业。时间倒回40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每一个人一般只有一个职业,用它来谋生,养家,同时当时的社会上也并没有更多的职业可以让大家来选择。

  但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职业的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其他部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里面将中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2015年新修订的大典再次向社会公布,新的大典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与99版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9个中类和21个小类,减少547个职业。

  到如今,又有一批新的职业出现在社会上,并吸引不少人去从业。职业每天都在变化,有时会新增,但有时也会消亡。“职业的变迁映射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结构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社会结构,通过对职业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到社会资源是如何分配、交换与转移的,这种分配、交换与转移的结果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观察到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产业化的社会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国英说。

  80年代

  “方向盘”和教师

  张国英在分析职业变迁的原因时提到,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生活方式变革等促进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出租车司机属于城市化带来的一种职业。记得有一次和长辈看电视剧,80年代的一位长途车司机抱着一台电视机回到了家。当时就惊奇80年代能买一台电视回家真是厉害。长辈就乐了,“那可是80年代的‘方向盘’”。80年代,成为一名司机,无论是开出租车还是大货车,都是一份不错的职业。

  “物以稀为贵”,中国就业促进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在接受采访时点出了原因。

  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汽车十分少见。就拿北京来说,只有首汽一家公司有一些出租车,所以司机很少。而且一般人坐不起,都是外国人乘坐,司机们挣得是外汇券,所以挣得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些。

  不仅是出租车司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的顺口溜。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

  河南省焦作市某机关的陆江左也有同感。但他当时却并没有去做司机,而是选择当一名老师。“因为全国都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教师成为了当时比较受欢迎的职业,成为一名教师既能拥有编制,也有不错的社会地位。”陆江左说。

  1983年毕业于师范学院的陆江左被分配到了当时的焦作市矿务局下属的中学当老师,教历史、地理和语文。虽然只是一个中专学历,但是大学升学率较低的80年代,也属于高学历。“就拿找对象来说吧,教师社会地位高,工资收入还不错,又有学历,还有编制,这都是好条件,找起对象来也是热门。”陆江左感慨道。

  对于做个体户这些,陆江左也有过羡慕,后来再调到机关之后和妻子也一块搞过个体买卖,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做下去,“我还是喜欢在机关工作,一是我喜欢这份工作,二是我自己也适合干”。

  90年代

  “下海”

  “职业是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陈宇在分析职业变迁的原因时说,人类对规律和自然的认识不断升华中,新的生产力也就不断出现。生产力的变化使得人类谋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职业的变化。

  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得以开拓。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中国开启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征程。“下海”成了这个时代职业变化的主题。

  “下海”其实就是经商。当时,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一批约束经商的文件,全社会掀起来“下海”经商的风潮。

  河北省阳原县的薛江波、张春芳夫妇就赶上了这波热潮。在去做个体户之前,薛江波在造纸厂工作,张春芳在食品厂工作,但是两个厂子的效益不好,夫妇二人的工资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出来单干,所以两口子也就萌生了出来单干的想法。

  张春芳在食品厂工作,经常会接触一些个体户,所以她和丈夫商量就开一个食品批发部。和朋友借了5000元之后,批发部就开了起来。到如今,批发部已经开了25年左右,和她的大女儿同龄。期间,夫妇二人经历了很多,因为太辛苦,也萌生过退意或者换一行,但因为资金等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不过,到现在也平稳过了下来,一家人生活得也很幸福。

  “如今,我们都老了。而且互联网也弄得我们这样的批发部不好开,所以接下来想干点别的,可能会去开一个早点铺子。”张春芳在接受采访时说。

  虽然“下海”是90年代的风潮,但每个人的结果不尽相同。有的人成功了,成立了大型的企业,至今依然有着较强的影响力。而很多人失败了,或者像薛江波、张春芳一样依然在坚持。这是一份职业,值得他们去坚守。

  90年代与“下海”一样流行的是去外企工作。这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在深圳、厦门这样改革开放的前沿,外企的工作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工资高,地位高,年轻人一时趋之若鹜。“收入差别大是真真切切的,在90年代,一家外资酒店服务员的工资可能是普通酒店服务员工资的5至6倍。”陈宇说。

  21世纪

  程序员异军突起

  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世界,程序员这种职业成为21世纪开始之后,中国职业变化的又一个标志。张国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程序员这种职业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冲击。

  王振众就是众多程序员中的一个,他在2007年考入天津大学时就读的专业就是软件工程。“当时考虑报志愿,主要就是考虑工科类,想的就是如果不管怎么样,都学会了一门技术。”王振众在接受采访时说。

  王振众进入大学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工程乃至IT信息行业都处于低谷期,IT信息行业走向何方大家都在思考。王振众2011年本科毕业的时候,作为程序员的他并没有能够进入腾讯、网易等IT互联网业,而是选择去了平安银行负责信息化系统开发。“当时并不是不想去互联网企业,而是去不了。我们同学中只有出类拔萃的才去了。多数都是去国企、中小企业。”王振众说。

  但是2011年之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到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进一步蓬勃壮大,对程序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程序员这个职业也必将更加细化和专业化。王振众后来又回到学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在他供职于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名资深算法工程师,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所负责的工作与在平安银行不可同日而语,更加细致和专业。

  对于程序员的未来,王振众认为,“这代表了一种趋势,未来程序员这个职业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细分,所需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程序员的发展只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1世纪起,中国各项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职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推动着职业结构的变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异多样化,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职业结构也向着高级化发展,如金融、物流、咨询;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影视、文化、教育培训产业也蓬勃发展;生活服务业呈现多样化趋势,与健康、美丽、养老有关的行业欣欣向荣;“互联网+”时代也改变了许多行业和职业,创造力显得更加可贵。”张国英总结道。

  2010年代

  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私人定制成为了一种风尚,这也体现了差异化的个人追求。从产业角度来看,传统制造业将转向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不再是企业的目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成为企业的新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人员将大规模地流向服务业。而服务业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在服务业领域,将会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陈宇说。

  淘宝店主就是一个服务行业中的新职业,它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产生的。但现如今,职业的淘宝店也不再延续过去低质低价的路线,而开始走个性、品牌和高端路线,在商品中融入店主对于品牌的认识。

  晁然就是这样的。曾经出演过网剧《最好的我们》中洛枳一角的她,也是一个“网红”。而现在,演员对她来说更像是兼职,她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她的淘宝网店“起个大早听鸟叫”。

  晁然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去哪家企业供职或者考取公务员,而是自己创业。最初是做一个母婴项目,后来又转做服装行业。“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我喜欢那些有挑战的、有印证的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够体现出来,然后再进行调整,和测试程序一样,这很有趣。”晁然在聊到自己为什么会创业做淘宝店时说。

  晁然的网店主要经营女装,在淘宝上进入她的店铺,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女装,十分潮流。而且衣服都很有特色,融入了很多晁然自己的想法。同时她自己也是模特,为自己所设计的衣服代言。她的服装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很多是晁然的粉丝。曾经一次,一个云南的女孩穿着晁然团队设计的“keep the faith”T恤衫去参加一个中美篮球交流项目,而这件T恤衫引起了美国篮球队员的注意,纷纷为这个女孩点赞。女孩通过微博把这件事讲了出来,让晁然感动不已。

  现在,晁然依然在专注做着自己的淘宝服装店,她已经拥有了一个24人的团队。2018年的GMV(网站成交总额)将会达到2500万元。现在她从工厂到面料,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希望把网店做好,改变大家对网店的印象。未来晁然还希望能够研制自己的面料。“我希望让我的品牌能够让很多不认识我的人喜欢,他们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喜欢这个品牌,这是我的目标。”晁然兴奋地描述着未来的规划。

  晁然的网店其实就是中国服务行业不断发展至今的一个缩影,也预示着未来中国职业发展的未来:职业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比预想的要快,这种移动数字平台让人的活动范围、从业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陈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如一个人不再只从事一个职业,也就是所谓的‘斜杠青年’。”

  张国英则认为,科学技术在进步,有许多职业容易被机器替代,如翻译、物流、纯体力劳动,翻译已经有成熟的即时翻译软件与设备,物流有无人机,而盖高楼大厦也有机器人;然而有些职业难以被机器替代,如艺术,美术、音乐等,以及体验式服务,如当地旅游向导、试睡员等。(应被采访者要求,陆江左系化名)

标签:程序员;职业;改革开放;互联网企业;职业结构 编辑: 李爱红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