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即时报 > 中小学  

孩子们得到了自信,家长们发现了惊喜,老师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校园新兴体育项目门槛比想象的要低 费用比想象的要经济

2018-01-19 08:25:0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王毅 杨希林

qjwb20180119a0021v01b006.jpg

  浙江在线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王毅 杨希林)看完校园新兴体育项目的小调查,你一定想知道,作为当事人,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学校引进这些课程的想法。昨天,记者找了三位当事人,听他们讲讲运动的小故事。

  至于家长们最关心的费用问题,钱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公办学校,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这些课程基本不用额外付费;在民办学校,有少部分项目作为选修课或社团课,需要学生和家长承担运动器材损耗和聘请教练的相关费用,一学期数千到上万元不等。许多家长在孩子学了这些项目后发现:“门槛比想象的要低,费用比想象的要经济。”

  学生说

  第一批“吃螃蟹”的娃

  成了校园里出名的小绅士

  在杭州天地实验小学,说起六年级学生周子钜,相熟的同学和老师都一致称其为“小绅士”。“他的表现,除了家庭与学校的日常教育,其实也得益于一项运动,高尔夫。”妈妈说。

  最初接触高尔夫,周子钜有点“被动”——2014年9月,天地实验小学引进青少年高尔夫课程的学校,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高尔夫课,每个孩子都要学。

  从那时起,每到天气晴好,学校的小高尔夫果岭、打位练习区、18洞模拟教室等课程场地,都能看到孩子们挥舞球杆的身影。周子钜正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孩子中的一个。

  学校每周有四节体育课,其中两节会结合高尔夫相关内容展开,由专业教练和体育老师一起上,而且有期末考核,要考技能和礼仪两块。

  虽然周子钜之前从没接触过高尔夫,但是上手很快,经常被老师称赞有天赋。小周对这门新开的必修课也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又被送去校外“开小灶”——在学校接受基础训练的同时,他每周挤出时间,去一家高尔夫球练习场接受专业的训练。

  小周告诉钱报记者,校外的训练以体能、技巧和理论为主,虽然每周只有两次课,但每次都要训练2个小时。“周三的训练从晚上6点半开始,一放学我就要带着便当赶去球场。”

  经历了一年半的训练,周子钜开始下场实战。他的周末经常在车上度过,因为要去海宁、富阳等周边地区的球场打球,很辛苦。

  2017年9月,周子钜作为同组别内年龄最小的选手参加了浙江省青少年高尔夫球巡回赛,最终成绩在杭州站排名第6,宁波站排名第12。

  他在行为礼仪上的变化让人惊喜。某次校运会,家委会给孩子们发棒冰,别的孩子一窝蜂上前抢,他却在后面安静地等:“让其他同学先拿,我不挑食,什么口味都行”。

  高尔夫走进天地实验小学的课堂,孩子们首先学习的是高尔夫的礼仪和规则。按教练的说法是,这是一项非常体现自律的运动,规则体现素养,礼仪显示高度。一场比赛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组组员问好、握手,并在对手击球时不发出声音。

  老师说

  体育老师教起老行当

  蹦床课成学校“人气课程”

  杭城学校里越来越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不仅改变了学生、家长,也让老师受益匪浅。张云峰是杭州胜蓝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

  今年29岁的张老师,曾是蹦床运动员,并获得过蹦床项目全国冠军,退役后才到学校当起体育老师,教小学生们玩蹦床。

  很快,这所小学就冒出来一批小蹦床,并开设了专门的蹦床训练场地。因为考虑到蹦床数量有限,学校计划前期安排社团,之后再慢慢渗透到体育课上。

  所以张云峰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成立蹦床社团。

  刚开始招收学员时,他让几个年级的同学都上去跳了跳,结果全都不愿意下来了。最后挑了16个孩子作为首批成员,1到4年级都有。

  张老师坦言,想要练好蹦床,孩子的身体素质是首要因素:“在选成员时,我有2个参考因素:一是看孩子自己有没有兴趣;二是孩子的弹跳力、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强不强。而练过舞蹈的同学,在练蹦床时就很占优势。”

  “教孩子蹦床,和教运动员蹦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教孩子蹦床是以兴趣为主,教学内容也主要是一些蹦床项目上的基本动作,例如滚翻等。练习两年后,有些基础好的孩子,可以教他们空翻(半空中翻滚)。”张云峰笑道。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他在蹦床器械周围设置专门保护的海绵垫;为了给孩子们长见识,他还请来了曾经的队友、蹦床奥运冠军陆春龙,来给孩子们上课。

  张云峰的悉心教学,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一年半后,该校蹦床社团在第19届杭州市运会上,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如今,该校已把“蹦床课”纳为拓展课项目之一。“蹦床课”也是学生们眼中的“人气课程”,在选课阶段,不到半天,就已经被抢空了名额。

  家长说

  总是默默无闻的儿子

  在击剑里找到了自信

  杭十中是杭城最早开设击剑课程的学校之一。校园里的“尚义击剑馆”有8根剑道和相应的设施设备,是市队联办击剑基地学校,成功承办过2015、2016年浙江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等,2018年将承办杭州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据说已培养了不少高手,单是2017年就出了5位国家二级运动员,陈蔚是其中之一。

  12岁学习击剑、13岁开始出战杭州大小击剑比赛,不到15岁就成了国家二级运动员,陈蔚的父亲陈益坦言,在进杭十中之前,从没想到儿子会是个击剑小天才。

  陈益回忆,儿子从小文化课成绩普普通通,就爱跑跑跳跳,学过街舞、潜水等,在班里总是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进入杭十中后,陈蔚意外被击剑队教练相中,开始了基本训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初一一年都在做基本动作及技巧的相关训练,每周三训练1个半小时,周日训练3小时,全部由我负责接送,他的训练状况发展得如何,也是我负责和教练沟通。”陈益说,“当时也没想他能在这项运动上有什么发展,只是因为他喜欢,击剑又是一项高雅运动,我就全力支持。”

  在和教练的沟通过程中,陈爸也耳濡目染成了“击剑百事通”:“之前也担心过击剑费用贵不贵、容不容易上手、安全性如何等问题,后来担忧就慢慢打消了。”

  他跟钱报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套击剑服两三千元,加上每年的维修费用,以及比赛前的集训费用,一年将近一万元左右。”击剑这项运动虽然看似高大上,但每年的费用也不高。至于安全问题,陈爸看过几次儿子训练后,也放心了:“训练的时候都会穿击剑服,而且一般一名教练负责训练4名队员,盯得蛮牢的。”

  到了初二,儿子开始参加一些大大小小的击剑比赛。陈爸回忆道:“我还记得陈蔚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拿了小组倒数第四名。他当时挺灰心,我和教练就在赛后鼓励他,比赛是一步一步来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灰了心。”

  爸爸和教练的鼓励,让陈蔚重新鼓足勇气。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陈蔚多次夺得了冠军,包括2017年杭州市第十九届运动会男子佩剑乙组第一名、2017年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击剑锦标赛男子佩剑(初中组)第一名、2017年杭州市协会杯击剑比赛男子佩剑(初中组)第一名等。

  去年11月,陈蔚夺得了2017年浙江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男子甲组佩剑个人赛第三名,并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资格。陈爸决定,将继续全力支持他学习击剑。等他击剑技术再上一个台阶,准备让他参加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

标签:蹦床;击剑;学校;训练;高尔夫 编辑: 张钰婕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