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8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吴涛 ) “八字步迈起来,手放低,用力舞起来……”近日,长兴县林城镇天平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派热闹景象,10个男生组成的“小百叶龙”舞龙队正卖力地在操场上奔跑,69岁的百叶龙第四代传人谈小明正在一旁指导。
在长兴县,将本地非遗项目引入校园、打造校园名片的做法,已成为“一校一品”建设的一大创举。据悉,目前长兴已有36个非遗项目走进了各中小学。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长兴县教育局局长张向前说,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的场所。当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项目走进学生生活时,非遗文化才真正鲜活起来。
一所学校一品牌
“小时候我就听爷爷奶奶讲百叶龙的故事,我知道它是一条善良的龙。” 学校舞龙队成员黄瑶轩说,因为力气大,自己就被同学们推荐舞龙头。
舞龙是件力气活,对于才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要将整条龙舞“活”更是不易。“每节龙都有9段龙鳞,每段又由7片荷花瓣组成,但每节的重量都不超过1斤,龙头也不会超过3斤。”为了让百叶龙真正走入校园,谈小明将原本成人舞的大龙改造成了一条10米长、由8节龙身组成的“小龙”。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早已成为长兴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2004年开始,学校就一直在探索百叶龙文化品牌创建,将百叶龙特色与课程、学生社团相整合,开设了舞龙、荷舞、刻纸三类拓展性课程,每个社团招募三十名团员,并邀请谈小明作为校外辅导员。”天平中心小学校长许建兵说。
当记者走进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小学,接过校长叶会平泡的紫笋茶,方知其中承载的,是水口当地800多年的贡茶文化。
“茶文化进校园从2007年就开始了,如今学校70%的老师都有初、中级茶艺师资格。”在这所学校当了十多年校长的叶会平,见证了紫笋茶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的整个过程。
此外,以剪纸为特色的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邀请到了省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指导开展剪纸绘本教学;以中药文化为特色的白岘小学则在校内专门开辟起了“神农园”……在长兴,几乎每一所中小学都因地制宜地将非遗项目融入了校园文化之中。
从2007年起,长兴县教育局与县文化部门联手,先后开展了“一校一品”“品牌项目”等建设活动,通过“进课堂、编教材,传课外、请师资、树评价”五步走的方式,建立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如今长兴共有74所学校传承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成为了学校品牌建设的内驱力。
乡间民俗寻珍宝
令记者感到惊奇的还有,素来属北方戏曲一派的京剧,在这座南方县城的校园里竟也“顺理成章”地发芽结果。
“学校附近有个方岩村,上世纪50年代曾有一个京剧团入驻此地。因此这里成了浙北的戏迷村。”小浦镇中心小学老师马卫平说。后来,几位村民找到了他,希望能将这门艺术传给校园里的孩子们,于是一步步有了如今的“小京班”。校长韦炎龙告诉记者,16年来,学校从刚开始的几位京剧老戏迷陪孩子们上台练习,到现在打响了文化品牌,还曾7次登上央视。
一年多前才引入校园的木偶戏是十分“年轻”的项目。虹星桥镇中心小学的课程指导老师高晓菲告诉记者,2016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邀请了本地木偶戏传承人蒋晚宝来表演木偶戏。这位老人与孩子们的木偶戏情缘从此结下。蒋晚宝说:“我真的很高兴,每次学校老师一打电话,我都会马上过来。”
长兴县教育局普教科科长潘洪勇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非遗进校园项目在长兴已从“无意之举”变成“有心之为”,非遗传承除了艺术形式、参与规模的变化,传播的平台载体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们会从本土文化中进一步挖掘适宜在校园中推进的非遗项目;对于一些底蕴尚不深厚的传统文化项目,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校园里逐步培养,慢慢形成特色。”
传文授道育少年
顾渚山下,金沙溪旁,一壶紫笋茶里道出世代美德。“以茶育德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叶会平说:“经茶艺文化熏陶的孩子气质都会不同,而且更懂礼貌了。”
“需要进入校园的不仅仅是非遗项目的形式,更应当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长兴中学校长钦国强说。
“除了组织社团,开拓展性课程,我们还把木偶戏课程挂到了网上,以后会有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虹星桥镇中心小学的课程指导老师高晓菲说,去年年底,学校开发的课程《情系木偶魅力传承》已入选首批浙江省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义务教育拓展性网络优质课程精品示范课程,木偶戏课程还将在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浙江教育网络电视上进行公开展示。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从娃娃抓起,增强他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张向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