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华字课研究院主办的汉字溯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专家学者们围绕汉字溯源的重要性、汉字溯源的难度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近几年,随着文化的日益繁荣兴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也成为世界打量与认识中国的窗口。作为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道门槛,汉字被推到时代的风口之上。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草书,不少人开始研究汉字的演变历程,试图通过汉字溯源,解开更多内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密码。
汉字的起源与早期的图形符号有关。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六书”,而“六书”之首即为“象形”。因此,汉字字形从诞生起就蕴含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国家的典章制度等文化信息,还蕴涵着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逻辑,它不仅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宝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溯汉字源头至关重要,与会专家认为,这与汉字的特质有关。欧美国家的语言大多是拼音文字,这种文字作为符号,它的意义由其所指决定。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则不同,“词义不是汉字最核心的问题,字形和词义的关联才更重要,这是汉字本身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所长齐元涛认为,“我们今天用的是象形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楷书和简化字,这便需要我们去溯源。”
陈寅恪曾说,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汉字教育就是将字与文化整合起来。据此,齐元涛提出了“字课思维”。“1901年有一本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被胡适称为‘百年语文第一书’。就是通过溯源的方式教授字形和词义,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加强语文教育,需要有更牢固的抓手。”齐元涛希望在语文课上用汉字溯源作抓手,让孩子们在对汉字的认知基础上走向对自然的认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当然,目前,我国的汉字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谁来教授、如何教授都是亟待深入细究的问题。特别是当下,汉字溯源还面临着现实的困难,生活背景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都已经遗失了。
研讨会上,许多学者建议,所有基础教育领域的老师们能够从深刻把握汉字溯源重要性的高度,尊重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来展开教学。“字课”,便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专家建议,要想优化语文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字课”面对的对象是谁。明确对象的问题,其实就是了解孩子认知规律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
对此,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常务副院长严晨表示:“为儿童设计书本有两大特点,一是不能过于简单,这样不利于大脑的发育;二是要考虑到儿童对汉字记忆的特性,以直观形象占主导,记得少,忘得快。”因此,怎样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更多的东西,是“字课教育”要努力的方向。
目前,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字课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使汉字教育可视化成为可能。对于儿童来说,动画片的吸引力就在于趣味性和叙事性。融媒体儿童教育丛书“汉字魔方”作者李英说:“汉字动画主要通过图形呈现在书里,比如田字,书中画的田就是田地的形状,让孩子在图中找字,让学习成为一种游戏。”当然,强调趣味性并非百利而无害。齐元涛认为,需要规避的风险是,确保精彩和趣味背后的内容严谨、准确。
特别重要的是,广大老师要意识到,汉字溯源不仅是简单地将汉字和文化放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确保将汉字和文化的结合准确地还原回历史的真实意境,从而理解其初始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华建光认为:“举例说明,古代的竹子和今天的竹子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古代对竹子的审美和感知,今天的人却不一定懂得。我们研究器物不能只关注它的自然属性,更要关注附着在它身上的审美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