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搜索汪付珍,有1000多条结果。
她最显著的两个“标签”:一个是留守儿童的“汪妈妈”,另一个是从事乡村教育的“工作狂人”。甚至有人称她为贵州乡村教育领域的“董明珠”,霸气自信,不惧争议,不畏艰难,并且都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取得了成功。
罗甸四小是汪付珍奋斗二十载的地方,这里处处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她把毕生对教育的热情和思考倾注于此。
经过多年发展,罗甸四小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还成为了贵州省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样板”。
“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这是汪付珍的人生信条。
2000年,罗甸四小开始做寄宿制小学。那时,村里的孩子们一天只能吃上一顿早饭,要饿着肚子,走很长的山路才能到家吃晚饭。
她不忍心孩子们上学挨饿,动员家长每家每月交6斤米,让孩子吃住都在学校。家长们不乐意,担忧家里粮食不够吃,对学校的做法很不支持。她没有气馁,不惧流言,从8个孩子做起,到30余个孩子,再到今天的2233个孩子。
“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她在为留守儿童办寄宿制学校的路上“披荆斩棘”。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罗甸四小的校址历经“三次搬迁”:从一栋破败的瓦房,到两栋整洁的砖房,再到今天占地66亩,教学设备齐全的成片教学楼。每次搬迁,动辄关乎成百上千个孩子的方方面面,其间艰辛不言而喻。
“从山上搬来这棵树时,因为山高路滑,在移送过程中,我差点一步踩空丢了命。”指着教学楼旁青翠苍郁的大树,汪付珍感慨道。
明年,这位“铁娘子”校长就要退休了。但她依旧乐观自信。“我不再在学校工作了,但我带领团队探索出来的乡村寄宿制的办学模式可复制、可推广,还有着很旺盛的生命力。”
【对话】
天眼新闻: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教育的大课题。罗甸四小作为一所“省州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一路走来,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探索出了什么经验?
汪付珍:罗甸四小有学生2233人,其中留守儿童1606人,生源涵盖全县8镇1乡的留守儿童及外省县到罗甸县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
我们的学生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孩子多是交给爷爷奶奶监管。在隔代教育的过程中,因为老人们没有教育的能力和方法,家庭教育常常跟不上。但我认为,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前提下,学校教育能补位90%以上。
一方面要抓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围绕“闲暇课程资源包”开展了12个大项54个课程的活动项目,通过完善和优化课程来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要抓教师的培养。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群好老师,来到罗甸四小的新老师,我们都会对其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方案。
除了外派观摩学习等常规动作外,学校还依托华师教育研究学院对10位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指导,10位骨干教师又再对自己团队的5位教师进行相应指导,形成梯队式发展。
我常对老师们说:牺牲我们几十个老师的时间,就能幸福几千个家庭。要让老师认同这一工作理念,真心实意去奉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长以身示范。我从教30多年,都是自己先做到,再去要求我们的老师。
天眼新闻:在您担任罗甸四小校长的这二十年里,学校从一所村级小学逐步发展为全国文明校园。你的管理“秘诀”是什么?
汪付珍:若真要说“秘诀”,那便是“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八个字。罗甸四小能取得今天的教学成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从1999年至2010年,罗甸四小历经三迁,从环境简陋的校址到如今设备齐全的校园,我们全校师生都付出过很多心血。
每一个校址,我们都积极发动家长、村民动手建校。没有足够资金美化校园,我就带着师生们上山挖树移栽校园,栽花种草。这种全校师生齐心协力的精神,我把它归纳总结并理论化成为“同心圆”模式。
所谓“同心圆”,即“全方位(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接受教育)、全时空(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得到发展)、全员化(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人)”的办学理念。
这个模式,不仅适用于我们学校,我认为也适用于其他小学,甚至说,可以复制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
因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精神内核,任何管理模式都离不开,但要因地制宜来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
天眼新闻:有人认为,村小存在的意义在于对乡土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如果“撤点并校”,就会导致乡村缺失“文化根”。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汪付珍: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也该紧随发展潮流。这种观点不能说错,但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事。
曾经,村小之于乡村文明的特殊价值,在于其作为一个村庄的文化聚集地,不仅承担着教导适龄孩童学习课本知识的责任,还负有引领孩子们学习本村风俗文明的义务。
但渐渐地,随着城镇化发展,大家让孩子读好书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条件稍好的,都不愿把孩子放在村小就读,而是选择到更好的城市就读。
都说要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什么是他们满意的教育?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看他们的选择就该知道了。
所以,我认为城镇化、集中化集团化办学很有必要,在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补的同时,也避免了国家教育资源的分散浪费。
最重要的是,不仅可以让乡村孩子享受到城镇化办学的条件,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发展。
因为当孩子集中化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后,在外工作的父母也能安心就业创业,为脱贫攻坚助推力量。
可能有人会想,这种观点是不是就代表乡村不需要文化了?不是这样的。
振兴乡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在乡村建设文化站,不仅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世界,还能让这些集中到县城接受教育的孩子回去后可以充分运用文化功能,实现反哺村庄的作用。